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新论

现代戏的独特地域特色

戏曲的成功创作需要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题材上;二是方言上;三是音乐本体上。剧中以主人公狗儿爷的心情变化和无能为力为主线进行描述,带给人们震撼的情感落差,其中包括陕西民族文化特征也独具个性。[2]这部戏曲采用很多具有陕西地域风情的唱词,并结合音乐的渲染作用,将主人公内心从满心欢喜到愤愤不平进行对比,强烈的情感变化也使得戏曲更加具有艺术性,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深思等。
理论教育 2023-07-19

探析现代戏创作中的程式美

程式性作为现代戏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为大家所公认的,但对程式的理解却不尽相同。现代戏表演要以程式的形态出现,是由现代戏作为歌舞剧性质所决定。正因如此,程式才成为现代戏艺术的特殊标志。类似的情况如掩袖喝酒、写信,等等,只要这种程式动作出现,观众就会明白,不再追究生活的依据和动作的合理性。
理论教育 2023-07-19

20世纪80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豫剧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激发戏曲大师们的创造灵感和热情。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问题引起戏曲创作者的极大关注,他们注意到舞台中的节奏性、虚拟性、写意性和综合性的呈现,并对戏曲美学的假定性和形式美给予重视。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戏曲创作者从审美情趣的角度看待现实生活并进行反映,这一方式也促进大量戏曲人才的产生。这种新旧共存的局面,极大地推动了豫剧的快速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不拘泥形式,注重内容的重要性

但是只讲究内容展现不要求形式属于戏曲的一种错误观。我国戏曲艺术与西方美学中的内容与形式上的表现派或者再现派有一定差别。对于我国戏曲现代戏来说,实践基础源于我国戏曲内容与形式,我们需要传承我国戏曲艺术,借鉴其中光彩博纳以及调侃讽喻的特点。
理论教育 2023-07-19

积极培养现代戏创作创新人才的优化办法

清末民初,越剧、平剧、黄梅戏等民间戏曲积极挖掘自身潜在因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得到新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龙剧、黔剧等新剧种。现代戏的创作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因此,现代戏的创作人才应具有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职业意识,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事业意识。要培养合格的现代戏创作人才,必须眼光长远。
理论教育 2023-07-19

现代戏的题材种类选择多元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戏曲的创作题材主要是以现实为重点,也是戏曲传承性和时代性特征的体现。近些年,戏曲现代戏具有更加丰富化的人物选材和角色塑造,其塑造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先进英雄模范,而是将触角放在小人物的塑造上。
理论教育 2023-07-19

现代戏创作的本体意识与自觉

现代戏的表现形式和传统戏曲中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通过合法性展现,在进行现代戏创作与展现时,可以快速融入戏曲中,且具有自身特色。一些戏曲创作者自觉地、持续地、渐进地在中国戏曲演出框架中寻找以非程式化的“新歌舞”演绎故事、抒情写意的可能性,包括非程式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感抒发和非程式化的舞台气氛意境的营造。
理论教育 2023-07-19

突破失序问题的有效对策

为了更好地将以上问题进行解决和改善,防止戏曲现代戏的概念化创作禁锢影响,应该对时代特征予以把握,对当下环境进行深入探究,确保作品的质量性和精品性,以促进作品的经典化和传承化。同时,要求创作者不断进行自我突破,政府和国家也应该发挥必要的支持作用。二是守恒常价值是现实题材创作中的首要原则。对于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成果要予以正确对待,不断拓展民族戏曲现代戏的生存空间,为戏曲现代戏的传承和发扬创造有利条件。
理论教育 2023-07-19

戏曲现代戏审美特征的可变性探析

戏曲现代戏的形态可变性是具象的,比较容易把握。戏曲现代戏审美特征的可变性是抽象的。比如梆子声腔系统的秦腔,历史最为古老,戏曲的基本特征发展程度最高,其他梆子腔则很难比肩。(二)戏曲现代戏的一般特征可变性戏曲现代戏的一般特征,指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和时空自由,等等。但是,写意的艺术并非只有戏曲现代戏,国画也以写意为特征,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同一性。与基本特征相比,一般性特征具有较大的可变性。
理论教育 2023-07-19

现代戏曲创作文学的独特特点

所以,现代戏曲已不再以表演流派的方式存在,其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剧本文学的个性所决定。这种思想观念在当前中国集中地体现为人的觉醒,在现代戏曲文学中则多以对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的认同和对人性的弘扬。所谓深刻影响,是现代戏曲文学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引导现代戏曲中表演、舞美等因素的走向。总之,现代戏曲文学主体性的复归已成为一种潮流,也成为现代戏曲的重要标志,又使现代戏曲文学成为现代戏曲的基础。
理论教育 2023-07-19

戏曲现代戏可变性的限度与优化

戏曲现代戏的可变性在以下两种状态中表现最为活跃,所发挥的作用也最为明显。在形成阶段,戏剧现代戏的可变性需要通过对构成戏剧样式的各种因素进行最佳选择,然后以综合的方式完成剧体雏形创造。例如,梆子腔是板式戏曲现代戏的鼻祖。由梆子腔所创造的新体制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不但使梆子腔自身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为皮黄腔等新兴声腔剧种的出现铺平道路,开创出以板式体制为标志的戏曲现代戏艺术新时代。
理论教育 2023-07-19

21世纪戏曲现代戏发展的优化路径

国家在扶持戏曲现代戏的过程中,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对戏曲现代戏给予众多支持,戏曲现代戏的发展也十分乐观。在21世纪的今天,戏曲现代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7-19

第一次转折带来的发展与优化

(一)危机表现在北宋末年,中国戏曲经历了第一次转折。上述提到板式体制的两大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戏剧文化发展。从传奇面临危机到戏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此次转折不难发现,危机的到来对于戏曲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戏剧文化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生机,遇到危机后,只要找出原因并及时调整,戏曲艺术才能够实现长远、稳定地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7-19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巅峰时期

可以这样说,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所遇到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涵盖现代戏遇到的所有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关系到民族形式与现实生活关系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党中央的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开始前,现代戏地位的确立和创作实践的繁荣,给革命历史题材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是现代戏创作中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比较高的一部分。
理论教育 2023-07-19

戏曲现代戏表演理论的发展与优化

戏曲现代戏创作人认为戏曲现代戏的关键是题材,认为只有好的题材才能打动观众。可以说,戏曲现代戏是缺乏足够的表演形式。戏曲现代戏的表演艺术探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前,主要是由演员进行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戏曲界引进导演制度,导演成为戏曲现代戏表演艺术探讨的主力。中国舞蹈的审美特征基本上决定中国戏曲舞蹈的特征,而戏曲舞蹈的审美特征也基本决定我国戏曲表演的特征。
理论教育 2023-07-19

20世纪90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发展与优化

20世纪80年代,戏曲现代戏逐步登上历史舞台,随着国家政治文化的不断繁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专门用于推动戏曲现代戏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戏曲现代戏实现飞速发展。以上海越剧院为例,对托管模式的具体方式加以阐述。上海越剧院托管给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管理,意味着上海越剧院必须听从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指挥,这种方式称之为托管模式。
理论教育 2023-07-1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