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不留余悲:基于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

家庭系统理论:影响家庭及社会的互动关系

家庭系统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心理学研究及家庭治疗的重要领域。该理论立足于用“系统”的观点解读家庭运作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系统理论也将家庭成员视为一个系统,家庭和社会各自都是一个系统,它们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对其他系统,以及整个大系统的状态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家庭系统强调整体性,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任何家庭成员都会被赋予功能和使命,也对家庭系统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研究

“失独者之家”目前聚集了昆明市100多个“失独”家庭,还有90多个云南省各地州的“失独”家庭。此外,“失独者之家”本身也是“失独”父母的精神家园。“失独者之家”既成为这些家庭间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也为这些家庭重新找到了与外界社会链接的豁口。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特困家庭养老需求与策略研究:失独者之外的群体

一些“独残”家庭也会参加“失独者之家”的活动,但调查组从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认为自己是有别于“失独”家庭的另一群体,因为他们的负担和需求都与“失独”家庭不同。我很羡慕“失独”家庭,至少他们有个群体,有社会关注。我也参加过几次“失独者之家”组织的活动,但是我们和他们情况不一样,他们没有什么大的负担,过好自己的余生就好,我们负担太重了,余生不一定过得好,还要想着自己孩子的余生。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特殊困难家庭的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成果

在这一时期,国家和政府开始建立执行计划生育工作的专职机构,对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实施组织领导。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计划生育专业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计划生育科学研究工作。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了“晚、稀、少”的政策。在这一时期,广大农村地区开始普遍推行计划生育。各省、直辖市开始将农村列为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同时避孕药具也重点供应农村。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及对策研究

可以说,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几乎都有频繁的患病经历,求医比例和频率也高于一般家庭。在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象也包括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但有碍于目前家庭医生的数量和服务能力,能切实为这些家庭开展服务或给予特殊关照的医生也是少之又少。这一幕也许只是发生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医院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是每一个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父母在年迈之后必然遭遇的现实。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

2017年起,省政府对城乡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再生育或收养的独生子女实施全程教育奖学金奖励制度。自2017年5月起,云南省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为60周岁以上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证的特殊家庭人员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享受在挂号、就诊、检查、住院等方面的优先优惠。截至2017年6月30日,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签约率达92.48%;至2017年10月底,昆明市、玉溪市率先完成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率100%。
理论教育 2023-08-09

暮年需求与对策:特困家庭心理损伤

以往针对“独残”家庭父母的心理研究并不多见,但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独生子女的父母及全国常模,且有显著性差异。[30]另一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3年的随访研究也提到,所有照料者均感到害怕、恐惧,其中90.6%的人还存在睡眠障碍,他们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分高于常模。[31]在本课题调查中,独生子女病残问题的出现不仅常引发父母强烈的心理应激,还可形成持续性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成果

虽然前期研究中多提及的是“失独”家庭的“签字”难题,但在“独残”家庭中也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并且“签字”困扰还可超出父母自身的范畴,延伸至未来无依无靠的独生子女身上。尽管“签字问题”仅仅是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个小问题,但却极具共性和代表性,以小窥大,特殊监护人制度则是现行政策中亟顺完善和构建的重要帮扶策略。
理论教育 2023-08-09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

我国最新的家庭发展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仍然承担着老年人照料的主责,但有近90%的家庭照料资源短缺,需要社会照料给予补充。[5]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由于子女照护功能的缺位,在开展调查前课题组原假设认为许多父母可能会更倾向于机构养老,但调查事实却恰恰相反,几乎所有的被调查父母都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或“居家抱团养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居家养老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子女的照护,需要社区和社会提供服务支持。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成果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性与生殖健康需求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失独”父母自身的再生育需求;二是“独残”家庭子女的性与生殖健康指导与服务。“独残”家庭的父母除了担忧子女未来的生活和教育保障外,还对子女的性与生殖健康表现出格外的担心。因此,为残障人士及其家人提供必要的性与生殖健康咨询和服务是一项亟须建立和完善的社会责任。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

家庭的身份标识越多,困难也就越多,我们认为在政策执行中,应进一步针对不同家庭类型开展精准帮扶,真正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帮扶的效果和效率。因此,我们建议应加大对不同家庭类型、不同困难和需求的识别力度,使帮扶政策更加精准、有效。
理论教育 2023-08-09

困难多样性识别和应对:云南特殊困难家庭的养老研究

从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来看,这些家庭虽都被统称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但各个家庭的困难情况却各不相同。与突然离世相比,子女因疾病死亡的“失独”父母面临的困难则除了心理创伤外,还多有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由于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不同,其家庭在经济、精神、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呈现也是多样化的。由此可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仅是他们的一种身份标识,由于多重困境叠加,其“困难”的呈现各为不同。
理论教育 2023-08-09

云南特殊困难家庭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暮年幸福不留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的变革,联合式大家庭逐渐解体,核心小家庭比例上升,家庭户均人口数由1947年的5.35下降至1987年的4.22。据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学者对中国家庭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核心家庭规模已占总家庭数的66.41%,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仅有24.79%和2.30%。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研究,特别是其养老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缕析独生子女政策从起始到后期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该政策实施后对中国家庭带来的综合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8-09

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

意外风险冲击是进一步加重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经济负担的重要因素,例如失独之后再次遭遇重大打击。老伴过世后,原女婿又起了抢夺房产的念头,向法院起诉要求进行财产分割,ZJ妈妈的生活又起波澜,经济保障再度受创。因此,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父母对各类社会保障的需求也较突出,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大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有关子女未来教育和生活的保险等。
理论教育 2023-08-09

家庭功能明显丧失的研究成果

表5两类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家庭功能比较续表*表示研究得到的家庭功能测算值高于临界值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前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家庭功能已明显丧失,在7个维度中均存在问题。[20]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在问题解决方面的测算均值达到2.32分,明显高于临界值,表明这些家庭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难以进行有效应对,且“失独”家庭更为突出。
理论教育 2023-08-09

困难家庭养老需求与对策研究成果

从外界看来,“困难”两字也传达着不同的含义,也由此引起“外人”对特殊家庭的不同回应方式。现有政策大多把困难规限在了经济短缺的范围,这种单项性的笼统界定有时并未奏效,当事人和局外人对困难的理解,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往往大相径庭。
理论教育 2023-08-0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