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苍茫自咏诗:黄玉顺早期文存

杜甫《画鹰》中的几首诗及意义发现—《独立苍茫自咏诗》

杜甫有几首咏鹰的诗,如《姜楚公画角鹰歌》《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王兵马使二画鹰》《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二首)等。最著名的是五律《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汇释》一书,于中古语义多有发现,然而疏失也不少。(三)杜甫《彭衙行》:“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王安石《次韵答陈正叔》:“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杜甫《画鹰》最后写道:“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理论教育 2023-08-10

独立苍茫自咏诗:赠韦左丞丈济等文存

《赠韦左丞丈济》诗云: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例如前面提到的那首也是写给韦济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那不是古今公认的名篇佳作吗?对此,《析疑》自己也是承认的。《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
理论教育 2023-08-10

《易经卦名的由来及同类诗题的分辨》

《易经》卦名的由来,至今未有合理的说法。这些诗题的命名方式,与《诗经》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来说,这种命题方式虽不是摘自歌辞,但也是取自诗意的,是对诗歌内容的一种概括。3.同类诗题的分辨《易经》古歌还有一些诗题,在诗题上加以“大”“小”之类字样,如《小畜》与《大畜》、《大过》与《小过》、《既济》与《未济》等,两两相对。这些原来也是诗题,加字的目的在于对两首诗加以分辨。
理论教育 2023-08-10

《周易占辞:亨、利、贞吉、君子之光》

“亨”指(人与神)相通。这是《周易》常见占辞,经文中共出现44次。也是常见占辞,“利”出现118次,其中“无攸利”9次。比占辞“悔”程度略轻。“贞吉,悔亡”:占问结果吉利,悔恨自会消失。“贞吉,无悔”:占卦结果吉利,没有悔恨之事。“贞吉”已见上文,“无悔”出现6次。“君子之光,有孚,吉”:君子有荣光,有信誉,吉利。“有孚”也是常见占辞,出现26次;“孚”字出现39次。最后一个“有孚”,似为衍文。
理论教育 2023-08-10

建立新格律诗:必要性讨论

我为什么想探讨诗歌的格律问题呢,因为就今天的新诗看,确有建立新格律诗的必要,而至今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还未能彻底解决,所以就很值得研究。关于读者对新诗形式的不满和要求,何其芳已经有具体详细的说明。足见这不能作为一条应建立格律诗的理由。一是诗歌的传统。一是新诗的发展。所要得出的结论是:确实有建立新格律诗的必要。
理论教育 2023-08-10

黄玉顺早期文存: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分析

在此之前,先谈我对古诗、律诗的理解。大约从《古诗十九首》才开始有正式的五古。古诗有没有音乐性?古典诗歌的节奏并不复杂。古诗的旋律远远不及律诗的旋律规则。上例表明,古诗也有其音乐美。到唐代格律诗形成之后,可以说完成了诗歌音乐性的大飞跃。如果说古诗还只是消极地做到“口吻调利”,那么律诗就是在“口吻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声律造成高度的音乐美。
理论教育 2023-08-10

孔子编辑六经:真相揭秘!

例如东汉王充《论衡·效力》中就有一种很值得注意的提法:“孔子,周世多力之人也,作《春秋》,删‘五经’。”这些教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上被尊称为经,孔子和其他诸儒解释经义的文字写在较短的竹简或木板上称为传。[4]我们认为,历代关于孔子整理“六经”的众多记载既不可能是绝对确切无误的,也不可能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理论教育 2023-08-10

《易经》编纂:孔子之作?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孔子自己也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们从整部《易传》中大量出现的“子曰”字样,也不难想见孔子当年对学生讲解《易经》的情景。但是,今本《易传》虽然是经历代儒者递相改编而成,但其源头则必始于孔子对《易》的讲解。[24]正由于经孔子亲自选定,《周易》才得以成为儒家经典而流传下来。
理论教育 2023-08-10

独立自咏诗:黄玉顺早期文存及专职久任的重要性

这里,不论是说“世为史官”,还是“世司典籍”,都不外乎专职久任的意思。郑樵举这个例子,是要以此证明:真正伟大作品的编著,确实需要编者的专职久任,乃至终身不懈、世代不辍。而究其成功,依然离不开郑樵所讲的专职久任这个条件。这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长期从事文献编辑工作,也就是说,都是专职久任的编辑。
理论教育 2023-08-10

新闻哲学的体系: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

新闻哲学的独特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三大部分:新闻本体论,即对新闻事实的哲学思考;新闻认识论,即对新闻传播的哲学思考;新闻价值论,即对新闻价值的哲学思考。根据唯物主义立场,我们把新闻事实看作第一性的东西,由此确定新闻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应为新闻本体论;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认识活动,较之新闻事实只能是第二性的东西,由此确定第二部分应为新闻认识论。
理论教育 2023-08-10

黄玉顺早期诗集:独立苍茫自咏诗

诗是听觉艺术,还可以从诗与音乐——这种听觉的、时间的艺术的密切关系上来考察。“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在产生的初期,诗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不具独立的形式。”从中可以看出诗歌与音乐有何等密切的联系。综上所述,显然,诗歌当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闻一多“显然是混淆了文艺的基本范畴,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根本区分”[51]。原来文学本是既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
理论教育 2023-08-10

黄玉顺《离卦》古诗,诗中突破传统误解,揭示离卦的内涵!

第三个例子,是《易·离·九四》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这是对《离》诗意的误解。《离》卦原文如下:离:利贞,亨。“履错然,敬之无咎”,行礼恭敬,无灾。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黄离”,今作“黄鹂”。“离”是“鹂”的古字。“王用出征”,这是天子出兵征讨。这是一首记载天子征伐之诗,类似于《诗经》的《颂》。
理论教育 2023-08-10

《校雠略》是一部分,共200卷,继承《史记》体制

由于《校雠略》是《通志》的一部分,有必要对《通志》其书加以介绍。《通志》凡200卷,包括本纪18卷、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年谱4卷、二十略52卷。首先,《通志》继承了《史记》的体制。因此,《通志》也有本纪、世家、传、“谱”和“略”。总之,《通志》各体均有承受。[12]“臣之《二十略》,皆臣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以上表明,《通志》确实博大精深。
理论教育 2023-08-10

修道为教:黄玉顺早期文存中的修身修道与教育

这就是“修道之谓教”的根据。“修身”就是“修道”,就是教育。儒家分为两种途径:一是“自诚(而)明”,一是“自明(而)诚”。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想“明德”,就得“修身”或者“修道”;而要修道,就须教育。
理论教育 2023-08-10

震惊百里,无灾打雷黄玉顺早期诗集《独立苍茫自咏诗》

第五例,是《易·震》卦辞:“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行无眚”,打雷无灾。震索索,视矍矍。震不于其躬,于其邻。“震”,雷,霹雳。“震惊百里”,雷声惊动方圆百里。“贝”,上古作货币。“震苏苏”,雷声令人不安。“震遂泥”,雷声震落了墙泥。“遂”通“坠”,《六十四卦经解》:“遂当作队,古坠字。”
理论教育 2023-08-10

作为编辑理论家的郑樵:从《独立苍茫自咏诗》看黄玉顺早期文存

郑樵不仅是艰苦卓绝的编辑实践家,而且尤其是一位空前杰出的编辑理论家。郑樵的编辑理论,集中表现于以下三方面:1.独树一帜的史志学郑樵的史志学理论,集中论述于《通志总序》中;核心的一点,便是他所提出的“会通”说。郑樵的古典编辑学理论的主体,是其《校雠略》。
理论教育 2023-08-1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