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业环境形成与作用机理研究

规范研究:多学科交叉的国际视野

此外,本课题主持人2012年2月至8月在芬兰阿尔托大学创业研究中心访学期间也收集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外文献资料和素材。多学科交叉开拓了本书的研究思路、丰富了研究内容、拓宽了研究适用面。
理论教育 2023-06-01

新制度经济理论的探究与应用

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主要包含对企业本质的认识、公司治理理论、产权理论等。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不同区域因为制度差异,其市场环境和经济活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对其创业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6-01

回顾创业效能感研究

其中,与个体互动效验有关的信息称自我效能信息,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其二,创业效能感较任务效能相对宽泛。创业者可以通过与环境的持续互动获得、完善和提升创业效能感。因而有理由认为它们测量到的是同一种特质,即创业者自我效能感。
理论教育 2023-06-01

外资企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创立中的挑战与模型

图3.2主范畴一:政府主导园区创立2.主范畴二:外资企业集聚发展表3.6主范畴“外资企业集聚发展”的典范模型园区创立之后,其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招商引资。图3.3主范畴二:外资企业集聚发展3.主范畴三:共生集群表3.7主范畴“共生集群”的典范模型截至2012年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4 900多个,合同外资4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0亿美元;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20 591个,累计内资注册资本2 868亿元。
理论教育 2023-06-01

探讨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政策及环境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本焦点小组讨论旨在分析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与政策的现状,探究苏州工业园区内政、产、学、研等之间的联动与深度融合现状及发展模式,从而为园区在协同创新发展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为中国大学城的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理论教育 2023-06-01

区域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影响的研究

某区域内的创业活动深受该区域创业环境的影响。首先,它指影响人们进行创业活动的意愿和能力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其次,它指利于创建企业过程的帮助、支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往许多研究者从理论层面简要探讨了区域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或用定量的方法制定区域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再进行比较研究。关键在于该区域缺乏一种能够支持创业行为和创新精神的创业环境,或者该区域内部存在阻碍创业活动的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6-01

研究目的:创业环境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已有的理论文献对环境的认知有两种观点:一是环境决定论,即把环境看作组织必须去适应的一系列外部条件;二是战略选择论,即把环境看作组织自身感知的“客体”。无论是环境决定论,还是战略选择论,都认为环境是组织行为及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创业环境是目前创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往的创业研究成果表明,外部环境资源影响创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为创业提供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
理论教育 2023-06-01

研究不同地区的区域创业环境差异分析

早期学者的研究已经认为不同地区在资源可获得性、创业政策、创新创业氛围、科研机构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因而通过实证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创业环境的差异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本部分研究在区域创业环境5个要素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区域创业环境测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理论教育 2023-06-01

构建地区创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分析

张钢和崔凯峰从个体与组织两个维度,针对增长率、存量和频率三个方面来构建地区创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5.18地区创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资料来源:张钢,崔凯峰.地区创业水平:对我国31个地区的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32.2.数据分析方法本部分研究数据分析采用了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在划分不同地区时采用聚类分析,不同创业区域组织创业环境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理论教育 2023-06-01

创业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同样的原理,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创业效能感对区域创业环境和创业活动的中介效应模型如图6.4所示。表6.13是模型各项拟合指标,从表中的各项指标来看,该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较好。表6.14创业效能感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续表续表
理论教育 2023-06-01

不同地区的创业环境差异

本研究首先根据各地创业水平指标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聚类分析,共分成四个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地区、东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继而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不同地区区域创业环境的差异。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可以利用目前产业转移带来的各种资源,加强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育,拓宽创业融资渠道,营造创业文化,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从而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创业环境,提高地区的创业活力和效果。
理论教育 2023-06-01

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区域创业环境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资源驱动型的创业主体更愿意向这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区域聚集,特别是传统的资源依赖型企业。一国的制度环境包括引导和限制经济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规则、社会规范和结构。个体和组织的行为都需要符合制度要求,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要求。创业预期成功率是显性或潜在的创业者对之前创业行为及后果观察、预测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与创业者创业行为的成功概率和投资报酬高度相关。
理论教育 2023-06-01

探析两种创业环境的形成路径特征

同时,在创业环境形成过程外向型经济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截至2018年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累计进出口总额1 035.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99.54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2.71亿美元,占比70.61%,出口总额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优于北京中关村,详见表3.17。截至目前,已有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内投资,其投资项目总计150个,其中上10亿美元的项目有7个,上亿美元的项目有136个。
理论教育 2023-06-01

中关村示范区案例分析和总结

中关村示范区所在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即大量的科技人才集聚。促使追逐机会的科技人才进行创业,为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导向奠定了基础。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对中关村示范区基础设施、创业服务环境和模式、人才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关村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乐土,不同主体灵活有效互动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引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图3.11中关村示范区创业环境形成路径图
理论教育 2023-06-01

实现数据压缩的选择性编码技术

故事主要是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发展到壮大过程中其创业环境形成的轨迹。中新两国以财团控股的方式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具有资金和招商的优势,同时中方也学习和借鉴了新加坡园区管理的先进经验。
理论教育 2023-06-01

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1]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为我们研究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但如果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严重地破坏,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失衡。
理论教育 2023-06-0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