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整合视角的中国与东盟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

优惠贸易安排的动态时间路径分析

优惠贸易安排发展的另一条可能路径是合并现存PTAs,然而,现存PTAs能否通过合并来逐步扩大规模,最终发展成为全球贸易集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优惠贸易安排“动态”发展路径:区域贸易自由化与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相互影响角度。
理论教育 2023-06-09

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东盟主要国家整体对中国出口增长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而格兰杰和西姆斯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为此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通过受约束的F检验来完成的。
理论教育 2023-06-09

双边投资协定的全球发展趋势

由于BITs更灵活、更富有弹性,能在某些重要领域顾及签约双方各自的特殊利益,BITs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协调领域的主导形式,并在全球范围内成网络状急剧膨胀。自1959年第一个双边投资协议诞生以来,双边投资协定数量迅猛增长,截至2003年底,全球176个国家签订了2265项双边投资协定,其中2/3以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缔结的。另外,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也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6-09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现状

在1990年,东盟主要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仅为76.60亿美元。到2003年,东盟主要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增至696.20亿美元,其中,东盟主要国家对中国出口403.26亿美元,从中国进口292.95亿美元。东盟主要国家与中国双边贸易发展态势也可以用贸易结合度来更直观地反映。这表明,东盟主要国家对中国在贸易方面的依存程度超出了以上各国与第三方的贸易依存程度。
理论教育 2023-06-09

外资投资产业分布需要优化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于初级产品产业、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建立海外产品销售部门的较多,而生产型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等。据统计,我国目前对外投资中,第一产业约占20%,第二产业约占15%,第三产业约占65%。
理论教育 2023-06-09

跨国企业创新技术能力的提升之路

目前,我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企业不仅在经营上各自为政、孤军奋战,而且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缺陷也尤为突出。国外企业界一般把R&D占销售额的比重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我国企业的R&D投入比例仅仅居于最低限,进而导致了经济效益低下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恶性循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01年,我国1042亿元的研发投入中,国家投入就占了61%。
理论教育 2023-06-09

贸易自由化受阻:多边FTAs的局限性

但是,在规模报酬递增假定前提下,PTAs将削弱对多边贸易自由化道路的政治支持。在贸易转移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行性的多边自由化进程将被迫停止。同时,帕纳格里亚和芬德利进一步指出,随着对外关税率的提高,福利增加型FTAs将转变为福利减少型FTAs;而克鲁格曼则认为,当全球存在三个大贸易集团时,世界福利水平将达到最低点。他们认为,在短期内,FTAs将导致较高的多边关税水平,进而阻碍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
理论教育 2023-06-09

优惠贸易安排的发展路径及动态趋势

众多学者针对优惠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动态”时间路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本书把众多经济学者对此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了系统性归纳,以期对我国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解决由优惠贸易安排产生的系列问题,提供重要启示。在本书中,优惠贸易安排将涵盖所有的区域贸易自由化安排,如优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
理论教育 2023-06-09

WTO框架下MFI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

这也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不愿接纳MFI的原因所在。WTO和UNCTAD均意识到了MFI需要考虑管制FDI所需的政策空间和灵活性。其三,MFI在立法内容上应实现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充分平衡。未来的MFI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国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
理论教育 2023-06-09

使用约翰森多变量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的方法与结果

本书将使用约翰森多变量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依据AIC、SC信息准则,滞后阶数为3的VAR模型各方程拟合优度很好,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因此,协整检验的VAR模型滞后期确定为2。在1990~2004年间,东盟主要国家总体的LGDP、LEX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理论教育 2023-06-09

建立MFI在WTO框架内的可行性分析

总体来看,作为全球性的国际贸易组织WTO,具备建立全球性的多边投资框架的基本条件,适合在其框架内建立协调全球投资行为的MFI。与此同时,自1996年以来,WTO体制制定MFI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
理论教育 2023-06-09

重视合理的跨国产业布局

从总体产业布局来说,我国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重视研究与开发型并重的对外投资,同时,继续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劳动与资本结合型的海外投资。由此看来,服务业无疑是今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必然趋势,并且大有发展空间。因此,我国企业要积极投资于技术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有重点地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进而形成研究与开发并重的科技型跨国投资。
理论教育 2023-06-09

小规模技术理论及其对外投资的借鉴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迅猛发展相对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士在其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和1983年出版的专著《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中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大规模生产中的现代化技术,而且来源于适合小规模生产的技术,且小规模生产中的低成本优势、与母国市场特征的相似性等均可构筑对外投资优势。
理论教育 2023-06-09

问题的提出与术语界定

本书拟就区域贸易自由化与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关系问题,对相关学者的论述进行系统性总结,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二者关系,为我国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提供重要启示。在学术及政治文献上,优惠贸易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区域贸易安排、区域主义等术语经常较为混乱地使用和替换,这是不科学的。
理论教育 2023-06-09

未来双边投资协定:趋势与预测

从短期来看,双边投资协定仍将在国际投资协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双边投资协定往往是根据两国具体需要达成有针对性内容的投资协议,从而使得国家间产生不同标准和准则的双边投资协议。双边投资谈判需要两国间进行一对一的谈判协商,因此,随着双边投资条约的增多,签署双边投资协定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
理论教育 2023-06-09

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安全意识,建立信任关系

目前,欧盟已经成为全球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合作组织,其合作安全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借鉴欧盟一体化经验,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也应该重视“合作安全”。实际上,中国在2002年已经与东盟签署了旨在预防冲突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说明东盟与中国的政治信任发展到了新水平。可以预见,该条约将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安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尽管双方在合作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安全仍任重道远。
理论教育 2023-06-0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