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包容性发展的全球城市:上海城市治理与社会政策

上海:全球城市基础与实力逐渐显现

20世纪初,上海是远东第一城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对外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进程中,上海已具备角逐顶端全球城市潜在基础及条件。以上海为例,在全球城市实力排序中位列第12位,在机遇之都排序中位列第21位,在可持续发展指数中位列第74位。表2.122016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排名资料来源:李清娟、兰斓《全球城市:服务经济与国际化——伦敦 纽约 上海比较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97页。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私人小汽车管理:从牌照拍卖到使用控制

1986年起上海交管部门对私人车辆实施专用号段管理,并对号牌发放实施总量控制。随着上海居民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对小汽车拥有和使用愿望在增强,致使牌照拍卖价格持续增长。私人小汽车牌照拍卖政策有利于控制小汽车增长速度,使上海小汽车的拥有量远远低于北京,并且增加了财政收入和交通设施建设资金。上海对私人小汽车发展的政策已逐步从拥有控制转变为使用控制。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解析

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始于建国之初。195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上海据此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办法。2011年起,上海市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设置10个档次,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养老保险基金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不低于劳动收入的5%,乡村企事业单位按工资总额10%提缴。
理论教育 2023-06-07

打造亚洲顶尖医疗城市——健康城市计划

200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确定了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使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特大型城市,并制定了第一个“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在“十五计划”中,上海市提出了建设亚洲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目标和愿景,“到2010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卫生体系,立足本市、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成为亚洲一流的医疗中心城市”。上海建设亚洲一流医疗卫生中心城市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理论教育 2023-06-07

对话与合作的历程与成果

1949年以后,上海被定为直辖市,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政府的权力空间变得非常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对外贸易、劳务输出等方面开始争取到一些自主权。1979年起,中央将外贸经营权下放到地方政府,上海率先建立第一个地方外贸公司——上海市对外贸易总公司。[13]上海初期的改革开放是在对中央承诺“三个保证”和“三项改革”的条件下实施的。财政权力下放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央与地方关系。
理论教育 2023-06-07

远洋航运促进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西纽东巴时期

远洋航运发展迅速,西及伦敦、利物浦,东至美国檀香山,北抵海参威,南达澳大利亚甚至南美洲的里约热内卢。[5]20世纪30年代,上海进入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成为与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并驾齐驱的一个国际大都市。这时的上海被称为“西方的纽约”“东方的巴黎”。按照1934年世界大城市人口排名,前六名依次是伦敦、纽约、东京、柏林、芝加哥和上海。人们习惯上称上海为世界第六或第五大都市。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悠久慈善传统的中心

历史上的上海,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中心,有着优良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社会慈善事业重新起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自1994年5月成立后,于当年年底推出集宣传、募捐、救助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慈善项目——“蓝天下的至爱”。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市教育发展历程及政策措施

民国上海市政府建立后,曾制定教育发展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对上学率进行普查,并采取措施,保证6年内上海市的每个儿童接受小学教育。[2]上海是近代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城市。面向大众,面向工农,为工农服务是新中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人民政府通过对旧上海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接管、整顿、改造,逐步建立起上海基础教育体系。中等专业教育被否定,中学毕业生被安排“上山下乡”。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从贸易口岸到工商业中心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和资本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主要的世界都市工业中心之一”[7]。据统计,1895—1911年,外商在中国共投资开办91家企业,其中41家在上海,占总数的45%,开办资本总额占全国的43%。据统计,1933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已达11.18亿元,几乎占当时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8]由此,上海从一个纯粹的贸易口岸转变成制造业与商贸业齐头并进的一个工商业城市。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养老机构:多元化服务助力老年人生活优质化

“十一五”以来,上海养老机构总量快速增长,扶持政策与机制不断完善,投资建设主体及运营多元化,在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提供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上海还探索融合养老服务设施及老年住宅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大型老年社区。1998年通过的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积极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城市教育发展:均衡且优质的基础教育推进

从1978年开始,上海市基础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此后上海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7年,上海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的学校数量将扩大至250所左右,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约25%。针对城市建设发展和区域规划调整,以及人口、生源的变化,上海对部分中小学的布局适时做了调整。上海市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升郊区农村的教育质量。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工业污染治理:挑战与解决方案

吴淞、桃浦、吴泾、新华路、和田路等地区污染严重,危害居民健康,成为上海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治理的硬骨头。20世纪80年代,上海关停并转“三废”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经过改造后,搬迁到近郊工业区或卫星城镇,市区工业污染状况显著改善。相继将新华路、和田路和桃浦、吴淞、吴泾工业区列为重点污染地区,进行综合整治。
理论教育 2023-06-07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四大中心的建设

纲要指出,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由此确立了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分配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理论教育 2023-06-07

演变历程:上海政区的变迁

在1927年公布的《上海特别市暂行条例》中,上海特别市政府将公共租界改称为第一特区,法租界改称为第二特区。抗战结束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收回,上海市区全部为上海市政府所管辖。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市行政区域面积为636.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4平方公里;上海市人口不足500万。
理论教育 2023-06-07

上海社会团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据统计,在上海开埠前大约200年左右的漫长时间里,先后建立的同乡、同业团体共30个。民国政府建立后,颁布《工商同业工会法》,上海工商同业团体统一改组成公会。以社福团体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建立前上海有400多家社会福利团体,其中在当局登记的公益慈善团体达113家,包括医院、救济院、孤儿院、育婴堂、贫民教养院、聋哑学校、殓埋施财团体等。另外,还有众多的文化艺术科技类社会团体。
理论教育 2023-06-07

提高,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

改革开放后,上海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改革。2002年6月,上海市郊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近郊、远郊、海岛三条标准线归并为郊区、海岛两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1993—2013年,上海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共调整了 16次。上海在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多层次社会救助制度。
理论教育 2023-06-0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