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水利:水利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规划汇编

如何加强北方缺水地区的节水工作?

北方缺水地区,不要盲目扩大灌溉面积,要在加强节水工作的同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压缩水稻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节水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强制推行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和设备。城市节水措施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水价,缺水严重的城市要较大幅度提高水价。加强城市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推动城市节水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6-10

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的紧密关系

3.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的要求“十五”期间,城市化水平将会显著提高,2010年达到40%以上,届时全国城市人口将增加1亿~2亿人,城市生活用水量预计达到575亿~660亿m3。
理论教育 2023-06-10

水利建设的任务与重点

我国水利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全国各地对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需求十分巨大。要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十五”后期,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饮水质量。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乡镇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十五”期间计划建设乡镇供水工程6000处。
理论教育 2023-06-10

深化改革,优化水利发展机制

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水费计收的透明度,建立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水价机制,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对不同水源和不同类型用水实行差别水价,使水价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水资源严重紧缺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较大幅度地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用经济手段制约用户随意取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理论教育 2023-06-10

水利发展十五规划的成果体系与编制基础简析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重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确定水利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同时做好与有关其他行业的平衡和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平衡,做好水利发展“十五”规划与专业领域发展规划、流域十五规划的衔接与平衡。
理论教育 2023-06-10

水利工程的定额补助管理问题

对于兼有公益性和效益性的水利工程,难以维持正常管理和维护的管理单位,应按工程的隶属关系,由各级财政予以定额补助。
理论教育 2023-06-10

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优先满足城乡用水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我国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优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用水要求。实现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建立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包括:——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基本保障大江大河大湖和沿海主要防洪保护区及城市的防洪安全,提高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和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6-10

城市供水资源规划与建设

2.城市供水根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条件,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用水结构,通过建立有利于加快城镇供水工程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开源和节流,建设稳定可靠的城市供水水源。
理论教育 2023-06-10

水利建设的重大成就

全国水利设施的固定资产包括城市供水排水设施等总额达6400亿元。“九五”期间,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和万家寨、珠江飞来峡等水利枢纽和淮河、太湖治理及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加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大水后,国家加大了以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九五”期间加固和新修大江大河堤防18000km,进行了河道整治和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理论教育 2023-06-10

21世纪初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探析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我国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优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用水要求。以人为本,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改善公共设施和生活环境,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防洪安全,为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实现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建立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包括:——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理论教育 2023-06-10

十五规划目标:未来发展之路

“十五”期间,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和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的Ⅰ、Ⅱ级堤防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十五”期间,在全国农田灌溉总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净增灌溉面积200万hm2,使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66.7万hm2。“十五”期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km2,其中长江)黄河流域分别治理8万km2和7万km2。
理论教育 2023-06-10

水资源保护工程与水污染防治

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开展重要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建成一批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供水水源地保护区,重点保护好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源。利用已有和兴建水利工程进行优化调度,改善重点河湖的水质状况。
理论教育 2023-06-10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