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家庭跃迁视域下的实证调查与政策创新研究

世界各国反贫困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方面,我国的相对贫困标准可以对标国际,采用国际通用方法来制定。在刚消除绝对贫困的阶段,我国需要制定较为稳定的相对贫困标准,一方面防止绝对贫困现象的重现,另一方面为相对贫困测量的实践打下基础。根据相对贫困的衡量指标,确定贫困人口或家庭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结合社会救助体系对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采取不同的兜底帮扶政策。同时,还可以根据相对贫困统计结果,针对贫困边缘群体制定相应的贫困预警机制。
理论教育 2023-06-13

相对贫困的定义和意义

吸收汉字的含义和国内外权威界定,本研究对相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认为相对贫困包括“贫”和“困”两个方面的维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从多维度视角重新梳理和界定了相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绝对贫困对应最低的需要层次,也就是生理需要。相对贫困群体可以用图2-2中的区域Ⅱ来表示。区域Ⅱ是相对贫困人群,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处于绝对贫困标准之上,但低于社会公认标准。
理论教育 2023-06-13

基于扎根理论的问题导向研究

自人类文明伊始,贫困与消除贫困的话题便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一隅。贫困现象的普遍性与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把消除贫困作为根本目的,通过完善的反贫困治理策略实现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减贫目标。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悄然袭击更是将城市中不少收入处在中下层的人群置于雪上加霜的困境,并增加了这类人群陷入“新相对贫困陷阱”的概率。
理论教育 2023-06-13

模型修正及变量释义详解

联合国制定的“多维贫困指数”中则包含健康、教育、居住环境三大维度18个指标。综合联合国、世界银行提出的多维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以及墨西哥等国家提出的衡量指标体系,本研究选取30位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确立一级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21个二级指标。其次,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的经济社会情况对标准和手段进行调整。
理论教育 2023-06-13

多维相对贫困的识别与测量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重要性

多维贫困指数包括多个维度,如教育、健康、营养、居住条件和社会排斥等。在构建全面的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分析,开展相对贫困识别和测量方面需要及时补充研究成果。国内对相对贫困的测量大多还停留在收入单一维度,并未考虑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机会和能力提升;缺乏构建和优化多维相对贫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
理论教育 2023-06-13

构建多维相对贫困模型的介绍

但是,各个相对贫困家庭的贫困维度数量并不相同。指标贡献度是指当地被剥夺的某二级指标的加总数除以多维贫困指数,也即何种指标是最常见的相对贫困指标。多维贫困指数MPI是对一个地区贫困状况的综合评价,即当地的贫困发生率乘以平均剥夺率,代表当地的相对贫困程度。表4-4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下各维度的测度指标及其含义首先,构建数据矩阵。
理论教育 2023-06-13

相对贫困的特点及分类方式

综上所述,相对贫困包括“贫”的经济维度和“困”的发展维度。以“收入+多维”模式识别和帮扶相对贫困群体,可以得到以下类别的相对贫困群体。另一方面,相对贫困也具有主观性,涉及贫困群体的心理和认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贫困标准不断提高,但在进入共产主义阶段之前,相对贫困基本上不会消除。相对贫困群体绝大部分具有劳动能力,其教育程度提升、劳动能力增强,健康状况好转,都可能改变其生活状况,使其脱离贫困。
理论教育 2023-06-13

世界各国相对贫困的测量维度和方法比较

2010年,墨西哥政府采纳了一种新的贫困测量方式,即多维贫困测量法,成为第一个官方使用这种方法测量贫困的国家。哥伦比亚政府根据这一多维贫困测量指标制定了相应的反贫困计划。南非的贫困测量标准主要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和经济活动,4个维度所占权重相等。联合国采纳AF方法,每年公布全球各国多维贫困指数。
理论教育 2023-06-13

相对贫困的经济标准国际比较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转变最早发生在英国。“相对贫困”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了英国政府的重视。随后,美国、欧盟和OECD的部分国家、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等都逐步采用相对贫困标准作为贫困线的衡量。2005年,世界银行将贫困标准调整到日均消费1.25美元。此前,英国对于贫困衡量是以“购物篮子”为标准的,即人们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随着多维贫困理论的提出,英国对于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理论教育 2023-06-13

家庭资源获取与量子层级——家庭跃迁理论

量子理论中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当粒子性不显著时粒子呈现出波动性,当波动性不显著时呈现出粒子性。家庭资源累积与原子运动的隐喻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指出,当电子运行的轨道不同,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并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的能量显示出量子化的层级,这种量子化的能量值就是能级。基于此,本书的研究将家庭资源获取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系统,构建相对贫困家庭资源累积的状态演进图,进一步阐明家庭贫困状态的能级跃迁原理。
理论教育 2023-06-13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家庭中精神心理疾病情况、就业和职业技能证书调查

表3-20被调查者家中当前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的家庭成员情况关于被调查者家庭中健康劳动力的在就业人数,调查结果表明,576个调查者家中健康劳动力有2人正在就业,占54.8%。表3-21被调查者家中在就业人数情况关于被调查者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是否拥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83个被调查者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部分拥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占36.4%。
理论教育 2023-06-13

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情况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性别,调查结果表明,在1052份家庭运行调查问卷中,男性有34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2.8%。表3-2被调查者性别情况本次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年龄段普遍集中于30—49岁。人数最少的是家庭成员数只有被调查者1人,有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0.8%。表3-9被调查对象可以支持小孩的教育程度情况
理论教育 2023-06-13

城市相对贫困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

基于前文编码分析所得到的9个范畴、2个主范畴及1个核心范畴,本研究尝试从脆弱性视角建构城市相对贫困“个体脆弱延续和社会风险并发”分析框架。到了相对贫困问题上,代际传递的影响仍然存在,并通过更中观的原生环境与个人发展发生关联。相对贫困视角下个人资源的缺乏则更多体现为分配的失衡,相对于社会上其他人的生活水平而言这部分人处于社会最底层。
理论教育 2023-06-13

相对贫困文献的搜索与分析

图1-11998—2020年多维相对贫困领域研究文献分布图在CiteSpace分析软件中,文献共被引图谱能够通过关键节点的连线与聚类帮助人们分析该领域内的高关注度研究文献及其演变过程。阿马蒂亚森的多维贫困理论是在单一的收入贫困基础上增加了相对于收入低下的能力贫困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将相对贫困纳入了多维贫困和能力方法框架,认为相对贫困是个人或家庭的权利相对被剥夺。
理论教育 2023-06-13

研究相对贫困的衡量方法

后续研究中,森在贫困指数的基础上,克服了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个衡量公式:PS=H[I+(1-I)G]。它是从人口比例出发,根据贫困人口与总人口的占比,对比家庭收支额度,从而确定相对贫困人口的标准。通过测试被剥夺相关指标后的生活状态,从而判断哪些人属于贫困。森以能力方法为标准,对人可以维持基本正常的生活的能力进行衡量,来判断其是否落入贫困及其贫困原因。
理论教育 2023-06-13

研究设计与分析:基于11万字访谈的编码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

本研究采用第二种编码分析方式,首先,将总计约11万字的访谈转录文本导入数据库中,通过NVivo的自由编码功能和词频分析功能获得对数据的初步了解;其次,对数据库中的文本逐行编码并对编码后的节点进行归类;再次,根据逐行编码归类结果进行轴心式编码,将归类结果进行范畴扩展与概念延伸;最后,选择所有编码结果中的核心范畴,重新整理编码结果并整合出新的范畴间缔结纽带,从而逐步构建出与主题相关的理论模型。
理论教育 2023-06-1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