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商文化浅说

城市形态的变迁与居民构成的转变

当时齐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几个变化:其一,规模扩大。临淄城由大、小两城组成,这一建制在列国城市之中十分突出。战国时期,临淄、莒、即墨、阿、鄄等城皆是齐国有名的城邑。这是齐国城市繁华程度的写照。其四,居民构成发生改变。这一时期,城市开始从农村中分离,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工商业者明显增加。
理论教育 2023-06-09

齐商:盐铁专营与奢靡生活方式

齐商主要经营着国家的盐铁等重要物资的专营买卖,成为“官山海”制度中的官方经营者。这一时期的齐商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加之政治上还未遭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生活较为安乐。齐鲁之地的奢靡与享乐之风,直到西汉儒制改革后,仍未见明显衰退,秦汉以来齐地追逐奢靡的生活风俗和齐人好利的“非正统”因素一直存在。
理论教育 2023-06-09

齐商遗迹:滨州魏氏庄园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

(一)滨州魏氏庄园魏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滨州市西南部,建于清光绪十六年,是清代布政司理问、缙绅地主魏肇庆的私宅。魏肇庆,是魏集大地主魏毓炳的后代,生于1853年,为清末的齐地官商。魏氏庄园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组独具特色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和烟台的牟氏庄园、四川大邑的刘文彩地主庄园齐名,并称为中国三大庄园。魏氏庄园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
理论教育 2023-06-09

春秋时期的齐商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变革转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春秋后期,齐商之中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商人范蠡。此外,春秋时期,齐国出现了金属铸币,即齐国的姜齐刀币。地方货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齐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理论教育 2023-06-09

范蠡:千古一绝的齐商英雄

在历史上,将开放、进取精神与务实、合道的义利观践行于现实生活,并取得卓然实绩的成功者,除了齐国的明君贤相外,还有一位从吴越大地“移民”来齐的重要人物,他就是范蠡。范蠡在治理国家经济方面提出了“农末俱利”的“三八价格”。范蠡认为应当通过调整价格等经济手段,而非行政命令促进生产和流通。
理论教育 2023-06-09

饱含历史沉淀的齐商文化来源与发展

齐商文化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时期存在于它的第一个历史时期中,也就是它作为齐国这一诸侯国的商业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两周时期。齐商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齐文化的源头是东夷文化。
理论教育 2023-06-09

齐国君主姜太公:智慧过人的政治大师

“齐之逐夫”说的是姜太公曾是齐地一女子家的赘婿,后被妻子赶出了门。可见姜太公前半生家境贫困,生活相当困顿。传说当时姜太公的妻子嫌弃贫困潦倒的姜子牙碌碌无为,就鼓励他做生意。在这之后,姜太公又做起了贩卖牛马猪羊的生意。于是,因为信息不灵,姜太公的生意又一次以亏本告终。可以确定这位齐国的开国君主也曾是一位商人。
理论教育 2023-06-09

秦汉以后,齐地各朝代商业的蓬勃发展

就整体而言,在历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和思想的影响下,秦汉以后齐地的商业发展是十分缓慢的,度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但尽管如此,齐地的工商业发展在每个朝代都有所进展,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二)南北朝时期齐地的商业发展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的大动荡时期,战争不断,商业发展受到重重阻碍。隋唐时期,山东地区的城市商业
理论教育 2023-06-09

齐商文化的持义逐利价值取向

齐商文化的价值取向,基本呈现持义逐利的特点。《管子·牧民》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就是对齐商这一价值取向最好的诠释。当然,这些记载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先秦时期商人的价值观,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商人的整体价值追求是向“义”而行的。由此体现了齐商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齐商在经营活动中所展现的良好品格和他们持义逐利的价值取向。
理论教育 2023-06-09

齐国的地理环境与产业发展特点

齐国所在地域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半岛,向外辐射至河北省的东南部、河南省的东部、江苏省的北部、安徽省北部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这种依山、滨海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其半岛濒海型文化。但是齐国的自然环境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土地适宜于种植桑麻,可以发展纺织业;另一方面,因靠海而适合发展鱼盐业。可见齐国形成了以渔猎为主的经济形态,鱼盐业成了齐国的特色优势产业。
理论教育 2023-06-09

近代资本家苗海南的生平及贡献

苗海南与胞兄苗星垣在济南共同创办和经营了成通纱厂。自己既是股东,又是到海外留学的本土资本家,苗海南身居第一代创业者之列,有着丰富的传奇经历。苗海南抓住时机,成通纱厂日夜生产,赶制面纱,制成大量货物。可是由于那个特殊的战乱时期,苗海南踌躇满志的实业救国理想最终破灭了。
理论教育 2023-06-09

春秋战国时期齐商经济的崛起

齐商文化的巅峰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它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齐国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在其存续期间一直以大国姿态出现。事实证明,齐国的开放型经济,确实达到了强国、富民的目的,齐商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战国时,齐国的刀币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流通于齐、燕、赵等国。这些景象的出现,均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工商业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理论教育 2023-06-09

远古时期的商业传说

在原始社会时期,没有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更没有商业。可见,此时的交易有了一定的时间和场所,“市”的出现则表明商品交换日益正常化。这一时期,因地制宜的社会分工更加进步,阶级开始出现,交换活动有了更大发展。此外,顿丘已经远离了舜的本土。
理论教育 2023-06-09

当代商业文化的发展和构建

(一)当代商业价值存在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农为贵、商为贱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主流,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始终被压制。齐商文化是经世致用的文化,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精神品质在当代的商业文化中依然闪烁光芒,它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赋予其新时代的价值,这正是构建商业美德的重要内容。齐商文化的诚信思想有利于启示商品经营者们诚实待客、信守商业道德,遏止假冒伪劣产品与失信行为。
理论教育 2023-06-09

齐商文化:开放变通的商业奇迹

齐国的商业型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商业文化塑造了齐国的国民性格。这段话所体现的正是齐商文化的开放变通。齐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并不仅仅局限于齐国国内,而是以开放的视野,通过资源交换、商贸往来等方式,将齐国以外的许多诸侯国纳入了发展的版图之中。这些开创性的政策和举措,无不体现了齐商文化开放、变通、务实、创新的特点。
理论教育 2023-06-09

重谋尚智:齐国智慧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列国之中,尤以齐国的民风和文化氛围最为开放,也最为崇尚智谋,使齐人尚智、多智的特点十分突出。在民风方面,齐人尚智为各国所公认。齐国多智之士层出不穷,乃至齐国一度成为纵横家的摇篮。齐国工商业兴起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都是齐国统治者足智善谋的体现,而在经商活动的开展中,齐商的经营策略,以及对市场行情、商品价格的预判和把握充分展现了齐商文化重谋尚智的特点。
理论教育 2023-06-0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