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人文精神及现代发展研究

以关天新文化精神为魂魄,提升文化品质,实现文化自觉、自信

在这里,关天新文化精神是关天文化的灵魂,而关天文化的自觉是前提,自信是关键,自新是动力,自强是目标。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文化自新与文化自强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深刻了解和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为文化的发展准确定位,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达到文化的自新与自强。
理论教育 2023-05-24

创新思变:传承不法古的文化精神

秦人思变图强,敢于打破古制,谓之“便国不法古”。所谓“便国不法古”,体现的是敢于冲破传统力量束缚的积极的创新精神。商鞅变法,敢于从事前无古人的政治改革。[59]而到盛唐时代,秦人“便国不法古”的文化精神依然得到发扬。至唐中叶,韩愈、柳宗元发动的“古文运动”,在文坛上提倡一种既要“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又要有创新精神的新文风,使盛唐文学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道路。
理论教育 2023-05-24

以人文精神推动关天经济区深度融合

笔者认为,关天各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其关键在于实质、在于内涵、在于精神之与关天经济区整体的协调一致、共为一体、紧密相连、休戚与共。[69]这句演讲词,虽则是用来说明国家交往关系的,但也能恰到好处地说明关天经济区内各地关系的构建。所以,关天各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从文化视角上着手展开,更易于切入而获得突破,也更为“有味”而获得实效。
理论教育 2023-05-24

国内学者对区域文化发展理论的研究探析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的彭定安先生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化与经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的。二是区域文化具有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功能。(三)区域文化的研究视角与目的意义彭定安先生认为,区域文化研究是在民族文化整体研究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也就是把一般的、民族的有关文化的观念、原则、规律、理论,应用到本地区区域文化中来。
理论教育 2023-05-24

上古始祖与关天地区的紧密联系

为便于集中叙述与说理,这里仅就伏羲、女娲、轩辕、神农等上古始祖与关天地区的紧密联系进行简要叙述。古籍记载方面,伏羲生于甘肃天水的记载相当明确,并已为世所公认。早在西汉《遁甲开山图》已有“伏羲生成纪”的记载。以汉代所设成纪县而言,其主要部分正是今天的天水地区,后世的成纪县,更是完全在今天水境内。至于“轩辕之丘”的具体地点,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至于姬水,郦道元引南安姚瞻的说法,认为就是天水。
理论教育 2023-05-24

积极开拓的文化品格

而从大秦到大汉再到大唐,关天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满于现状,积极进取,锐意开拓,谋强图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早期关天文化中这种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文化品格是与这一文化的开拓者的文化精神分不开的。秦始皇本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不仅对完成统一大业产生过积极作用,而且对统一之后的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5-24

精神相通,加强关天新文化的群体认同

笔者之所以一再强调关天经济区建设中的文化认同、精神相通,就是因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去寻找或寻回关天各地人民之间精神相通的纽带。一是要加强关天各地人民对共同文化精神及价值理念的认同与追求,让关天各地人民充分认识关天新文化精神的基本要义,自觉维护区域人民间的团结和友谊。
理论教育 2023-05-24

文旅融合:打开经济发展全新突破口

在这里边,关天文化既是推动关天地区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引导因素,也是关天地区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内容本身。而文旅的“融合”,不但是推动关天经济区文化与经济“融合”的程度加深、广度扩展所必需的,而且因为关天两地固有的天然的文化联系的原因,而最有条件成为推动关天两地经济文化的这种加深、扩展的先遣队和排头兵。
理论教育 2023-05-24

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文化气魄

在中华文明肇启之际,关天地区已是一个各族交错、文明交汇和农牧文化相互碰撞之地。秦人兼容开放的文化政策促成了秦文化开放、进取的价值观念,形成了秦人积极进取、永不屈服、谋求强大的文化品格和文化气魄。有此胸怀,才能有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心胸气度。而正是这种气魄,使秦人“河海不择细流”,能够吸纳“戎狄”文化。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对秦文化吸纳性的概括,有助于我们了解秦人“海纳百川”的文化视野。
理论教育 2023-05-24

以根结缘,强化文化根脉联系

关天各地,是历史同源、文化同脉、根血相连,自古就是人民根相连一家亲。而至于秦,由于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天水作为秦人故里和秦文化的发源地的地位及与关中大地之间的文化联系自是无可辩驳的。从此以后,关天两地人民间同宗同源的文化血脉始终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千年不息,亘古不变。
理论教育 2023-05-24

谋求强大的文化血性,永不屈服

秦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那浓浓的血性。[56]与之相关的观念史、意识史迹象所透露的秦人精神正是秦人文化中那浓浓的英雄血性。由此可见,汉唐两代虽相隔八百余年,但生长于关天大地的民族雄风和文化血性始终恢宏如初,澎湃不改。因而,秦人的文化也是最有血性的文化,“英雄主义”是秦文化最为推崇的品质之一。可见,汉帝国的天威已经深植亚欧大陆的心脏。
理论教育 2023-05-24

以文促进,关天地区行政与经济协调融合

由此可见,在关天经济区建设过程中,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协调问题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问题。同时,我们必须以关天新文化精神造势,形成关天经济区建设的舆论和理论先导,推动跨行政区的相对独立的关天经济区管理机构的建立。而作为相对“另类”的天水市,更是难以实现市委、市政府关于关天经济区建设“连接陇东南、融入大关中、合作共发展”的基本目标。
理论教育 2023-05-24

多渠道开展人民相亲:促进民间亲情文化交流

一是关天各地要树立以民间文化交流破冰、奠基关天各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思想意识,高度重视,精细策划,推动成立相关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做以民间文化交流推动关天各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领头人。
理论教育 2023-05-24

天水地区伏羲、女娲、轩辕文化遗存与文物

明王朝还颁布诏令,将天水伏羲庙正式定为人文初祖的祭祀地。在有“轩辕故里”之称的清水县,遗存有轩辕谷、轩辕丘等黄帝活动的遗迹。[45]而且,这种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完全有可能孕育出以伏羲、女娲、黄帝等传说形式为载体的发达的史前文化,并向更高形态的古代文化过渡。现在,天水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甘肃省保留举办的节庆活动项目。
理论教育 2023-05-24

汉唐文化:在秦文化沃土上的发展与超越

秦文化与汉唐文化都是在关天大地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特别是对中华文化的血脉奠基与精神延续有着突出贡献的优秀文化。史实表明,秦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汉唐文化,是汉唐文化滋润发展的基础和源地。于是,西汉统治者在深刻总结苛政亡秦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的政策。汉唐制度文化对秦文化的发展或超越,除了体现在其政治制度上的改革,还尤其集中体现在职官与选官制度方面。
理论教育 2023-05-24

推进关天经济文化一体化:锻造现代文化品质

因此,我们必须适应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以先进的文化理念,锻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品质,并以此作为关天经济区发展的灵魂和驱动,引领关天经济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理论教育 2023-05-24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