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西方金神蓐收:辅佐白帝管理秋季

西方蓐收[38],左耳有蛇,乘两龙。西方蓐收西方的金神名叫蓐收。与南方火神祝融相似,西方的金神蓐收也是一位辅佐神,他辅佐西方白帝少昊管理秋季。因为秋季万木凋零,因此蓐收又被视为刑杀之神,即刑神或死神,主管世间万物的生死。在传统文化中,蓐收的出现,预示着不吉利或者是死亡。[38] 蓐(r ù)收:神话中的金神。西方属秋,故亦为秋神。传说他辅佐西方天帝少昊主管秋天。
理论教育 2023-08-07

丹穴之山:山海经中的凤凰巢穴

丹穴[38]之山,其上多金、玉。凤皇南方的丹穴山,盛产金矿石、玉石等矿物。丹山上的丹穴,是中国神话中因凤凰居住而著名的吉祥之地,又叫作凤穴,历史上很多文学作品都曾提到它。如南北朝时梁元帝的《职贡图序》说:“逾空桑而历昆吾,度青丘而跨丹穴。”唐代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诗说:“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与丹穴齐名的是凤凰鸟。古代文献中记载凤凰鸟最早、形象描绘最完整的当属《山海经》中的本段记载。
理论教育 2023-08-07

羽民国:神人二八与天帝夜巡守

羽民国[7]在其东南。有神人二八[10],连臂,为帝司夜[11]于此野,在羽民东。一说羽民国在比翼鸟的东南方,人们长着长长的脸颊。在羽民的东面,有神人二八,手臂相互挽着,在荒野中为天帝值夜巡守。毕方鸟在羽民国的东面、青水河的西面。羽民又称羽人,它既是中国神话中的海外异国,又是长寿成仙的代表。如果追溯其来源,应该是《山海经》中对羽民的这类记载。
理论教育 2023-08-07

昆仑之丘:山海经中的神秘之山

钦原昆仑之丘[60],是实惟帝之下都[61],神陆吾司之。神陆吾土蝼西方昆仑山,实际上就是天帝设立在人间的都邑。昆仑山是西部神山,在中国神话中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具有多种职能。《山海经》中有多处描写昆仑山的段落,这只是其中的一段。作者通过对陆吾、土蝼、钦原、鹑鸟、沙棠、草这些异神、异兽、异鸟、异木、异草的描述,表现了昆仑山作为天帝宫殿的奇异景象和神秘的氛围。
理论教育 2023-08-07

西王母:山海经中的玉山与西王母

玉山[70],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昆仑山系中有一座山叫玉山,西王母就住在这里。本节中说西王母主管灾厉和刑杀,是一位厉神。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砖上多有西王母形象出现,它们和《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主管刑杀的说法是相吻合的。从人物形象的变迁上说,西王母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形象到完美形象的逐渐完善的过程。本节记叙的西王母,实际上是原始神话中半人半神的人物形象。
理论教育 2023-08-07

东方勾芒:主管春季木神的神话人物

东方勾芒[19],鸟身人面[20],乘两龙。东方勾芒东方的木神名叫勾芒。前文说过,古代神话中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都各有一位天帝和一个辅佐神,东方的天帝为青帝太昊,辅佐神就是本节所说的勾芒。在传统文化中东方属木,因此勾芒也被叫作木神,是主管春季的春神。春天万物萌生,勾芒主管春季就是主管万物的兴起,与西方主管死亡和凋零的死神蓐收相对应。郭璞注说为“方面素服”,即说勾芒长着四方脸,穿白衣白裤。
理论教育 2023-08-07

槐江山:中国神话中的神山

蠃母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神英招天神西方有座山叫槐江山,丘时河就发源于这里。从槐江山向南望去,可以看见昆仑山,那里的光焰和气魄交相辉映、雄伟壮观。从槐江山向东望去,可以看见重重叠叠的恒山,那里总称有穷的各种鬼神分别住在东南西北的山腰。槐江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一座神山,也是天帝的园圃之一。相传在西周时期周穆王西巡时就到过槐江山,并在玄圃刻石为记,留下了一些传说故事。
理论教育 2023-08-07

禹杀相柳,共工之台惧

共工[6]之臣曰相柳氏[7],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8],厥为泽谿[9]。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10]之,三仞[11]三沮[12],乃以为众帝之台。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相柳氏柔利国共工有个臣子,名字叫作相柳。人们不敢向北方射箭,原因是畏惧共工台的神威。共工台在众帝台的东边,四四方方的。古来相传,《山海经》这部书是大禹和他的下属益所作,而写作的依据则是铸在九鼎之上的《山海图》,算是据图作文。
理论教育 2023-08-07

神奇大树-服常树,琅树果似珠玉

服常树[30],其上有三头人[31],伺琅树[32]。海内的西部地区有一种神奇的树木,名字叫作服常树。生长在西部的琅树,是神话中的神奇大树,以果实似珠玉而闻名。而旁边服常树上坐着的三个脑袋的怪人,据《庄子》逸文记载,名字叫作离朱。他的三个脑袋轮流值班,一个当班看守,另外两个睡觉,日夜不停地盯住琅树。[30] 服常树:郭璞注“未详”,清代学者吴任臣怀疑是沙棠树。
理论教育 2023-08-07

《山海经》中的神奇生物-鹿蜀和旋龟

鹿蜀杻[8]阳之山,其阳[9]多赤金[10],其阴[11]多白金[12]。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13]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14]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15],佩之不聋,可以为底[16]。旋龟南方杻阳山的南面盛产铜矿石,北面盛产银矿石。这种野兽发出的声音就像人在吟唱歌谣一样,名字叫作鹿蜀。人们穿戴了用鹿蜀的皮或尾毛做成的衣服或饰品,就会使子孙繁衍昌盛。
理论教育 2023-08-07

青要山:天帝幽静之地,女性氛围,山海经中描写

青要[1]之山,实维帝之密都[2]。是山也,宜女子。其状如凫[13],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武罗中部的青要山,实际上是天帝另一处幽静神秘的宫殿。青要山由一位名叫武罗的山神治理。畛水河从这里发源,向北流,最后流入黄河之中。《山海经》中描述了多处天帝的住处,青要山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女性氛围,汉代的《淮南子》一书才把青要山的武罗称为“青腰玉女”,说她是天帝手下主管霜雪的霜雪之神。
理论教育 2023-08-07

南方祝融:《山海经》中的火神炎帝辅佐神

南方祝融[36],兽身人面,乘两龙。主管南方的火神名叫祝融。本节所说的祝融,就是南方天帝炎帝(赤帝)的辅佐神,属五行中的火,故又称火神。后代各种关于祝融的记载,基本上都与《山海经》中的这条描述相吻合。南方祝融[1] 结匈国:神话中的海外异国。古人常常把大山称为昆仑,这里说的昆仑墟并不是西北的昆仑山,而是东南方的高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认为是东南方的方丈山。[32] 寿华之野:南方的沼泽名,一作畴华之野。
理论教育 2023-08-07

形天与天帝争神:刑天舞干戚的故事

形天[12]与帝至此争神。有一位英雄名叫形天,他和天帝在奇肱国的地盘上争夺神位。战斗中,天帝砍掉了形天的脑袋,把它埋葬在常羊山上。形天在奇肱国地盘上发生的刑天与天帝争神的故事,在中国神话中非常著名。这位不屈的战士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如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写道:“争神不胜,为帝所戮。遂成厥形,口齐乳目。仍挥干戚,虽化不伏。”而大诗人陶渊明则在《读山海经》诗中赞叹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理论教育 2023-08-07

山海经:诸夭之野,令人神往的乐园描写

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此诸夭之野[28],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这个地方又被称为诸夭之野。《山海经》中描写了很多令人神往的乐园,“诸夭之野”就是其中之一。诸夭(沃)之野简称“沃野”,常常成为古代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如魏晋诗人陆机《齐讴行》诗说:“营丘负海曲,沃野爽且平。”唐代诗人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诗说:“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
理论教育 2023-08-07

洞庭之山:山海经中的奇迹

洞庭之山[75],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帝之二女[81]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帝之二女洞庭湖上有座洞庭山,山上盛产黄金,山下盛产银和铁。洞庭怪神本节记叙的“帝之二女”,按郭璞的注释,是指天帝的两个女儿。后来舜帝死在苍梧山,二妃追思而亡,最后埋葬在洞庭湖畔,化为湘江之神,人称湘妃。这些诗句,无不与《山海经》中的本节记载有关。[1] 青要:山名,又称强山,在河南省新安县境内。山形如殿堂称为密。
理论教育 2023-08-07

仑者山,山海经记载的富矿丹石之山

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南方的仑者山,山上有很多的金矿石和玉石,山下有很多顶级的丹类矿物质。《山海经》在记载各种奇禽异兽、奇花异草的同时,还记载了很多具有实用功效的动植物,仑者山上的白就是其中之一。[2] 招摇之山:古代有人说是四川的汶山,属于岷山山系。[9] 阳:阳面,指山丘的南面。[11] 阴:阴面,指山丘的北面。[17] 青丘:神话中的地名,在南海之外。[43] 鸡山:地名,宋末刘辰翁认为在云南境内。
理论教育 2023-08-0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