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育本身的意义

多管齐下,校外培训机构成为有益的学校补充

在这个前提下,设计制定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长效机制,努力保证校外培训机构在目标定位上尊崇教育取向,在运行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在终端效果上实现教育价值。努力使校外培训机构成为一种政策正确的存在,成为一种法规正确的存在,更成为一种教育正确的存在。
理论教育 2023-07-18

追求平民本色与贵族精神的六中教育

“平民本色,贵族精神”是六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期待。“平民本色,贵族精神”作为六中教育的自我定位,其中包含的六中教育的基本立场就是“基于人”的立场。“平民本色,贵族精神”作为六中教育的自我定位,其本质就是在对人本身真正尊重的基础上,实施教育的行为,追求教育的效果,形成教育的愿景。
理论教育 2023-07-18

来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示与优化方案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纵使在今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依然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陶行知先生说过,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处处是教育”。
理论教育 2023-07-18

通过课堂培养学生对生活常识和良好习惯的认知

因此,各门学科中的知识首先便是其中包含着的生活知识。中国古人说得更通俗:“开卷有益。”在教室与学生交谈其三是相关生活知识的普及与巩固。现代生活教育在六中开展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来培养学生生活的基本技能。但就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来讲,我们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还有太多的学生尚处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低能状态。
理论教育 2023-07-18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三、六中

只有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区三者间的紧密关系,建立牢固而可靠的家校合作,才能够保证对孩子生活习惯教育的协同性,起到正向的作用。他在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影响下,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根据该理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是必需的,教育这一系统内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教育系统的运转。
理论教育 2023-07-18

学生实践中灵感捕捉的体验与感受

我的《芦叶青青》来自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触动。这些行为或情境有的本身就是灵感的来源,有的则是触发灵感的诱因。我的《快乐的晚餐》之所以能妙趣横生,第一个原因是我的奇思妙想最初来自自己做梦时模糊体验到的一则星际征友启事。
理论教育 2023-07-18

引导学生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如此一来,学生对杜十娘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更加深刻了,学生在杜十娘短暂的人生里看到了生命的抗争和作为。虽然杜十娘最终香消玉殒了,但其生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却颇具感染力。
理论教育 2023-07-18

全力实现校长立德树人目标

就校长而言,其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都应该是如何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并做出成效。其次,校长要正本清源,澄清“立德树人”的概念内涵,即当今我们的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就中学教育而言,归根结底是要将“立德树人”这一纲领性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理论教育 2023-07-18

春天里的教育:回顾2014年的种种变革

春天不单是属于大自然的,春天也归属于人类,归属于我们。2014年的春天,对六中和六中人来讲,尤其有意义,也特别重要。春天里,教育的暴风骤雨即便没有迅猛来临、带来快意,要知道,我们局部的改良也已经开始解冻的冰床饱含温情。春天里,成绩固然重要,但更要理解,优秀并不仅指分数和掌声,更有内心的执着和坚挺。在春天里做好春天的事,秋天将有收获。春天里,六中必能远行!
理论教育 2023-07-18

从班会到副校长,我的同文中学足迹

在第二天的班会上,我第一次和同学见面,便奇迹般的叫出了从第一排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一排最后一位同学的名字。2005年至2010年是我在同文中学任教的第三个五年。另外我还相继担任了同文中学政教处主任和副校长,直至2010年9月2日到市六中担任校长。
理论教育 2023-07-18

教育观念亟需改变-追求教育本身的意义

就当下而言,教育同样无力也无从直接改变客观地置于教育面前的社会现实。要达成教育可以改变人也必须改变人的目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改变教育观念。因此,“教育亟待改变的还是观念”之所谓的“改变”,更多的是澄清对教育本源的认识,矫正教育用力的方向,真正回归人的培养。唐代虞世南有诗云:“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这里的“居高”就是人格之美、人格之高、人格之力量。
理论教育 2023-07-18

新课程实施:回归教育本源,奠定人生基石

在九江六中的教育中,我们开宗明义走平民教育、大众教育之路,大力推行公民教育,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为重点,致力于公民素质提高。在九江六中,将养成教育当作教育的立足点,立足生活习惯养成,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现代生活教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日常习惯。总之,人生发展的基石在哪里,教育的本源就在哪里;教育的本源在哪里,我们就努力将新课程实施的作用力放在哪里。
理论教育 2023-07-18

育人重在立德、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中国基础教育已经明确了三句主题词,即立德树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同样,“德”又是一个超越历史的概念,无论在什么历史阶段,所立之德,必须以人为本,源于人的成长需要。同时,立德树人终归离不开人,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而真正要达成树人的目的,还必须发挥教育人的作用。所谓将教育做正确,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要将习惯养成当作教育的起点,将道德完善当作教育的核心,将价值取向当作教育的归属。
理论教育 2023-07-18

六中教育的平民取向与人的尊崇

就六中的生源实际状况而言,我们在关于学校应该怎样定位上,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即六中教育应该定位为平民教育,这之中包含的教育取向至少有两个方面。换句话说,如果六中的办学定位为精英教育,那么,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是教育的谎言和伪饰。从这个角度讲,六中平民教育的办学定位体现出来的教育取向是对人的高度尊崇。
理论教育 2023-07-18

家校合作:共筑合力,助力教育

多角度、多渠道密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以赢取教育的更大力量是六中教育的优良传统。2012年6月,江西省教育厅就将六中确定为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试点项目——创新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机制试点学校。关于家校合作,我在这里特别想说的是家庭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与意义。
理论教育 2023-07-18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课堂激情

梁明老师的这堂课,是使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的一堂课,主要是学生在读、学生在激情地评说、学生在回答。而在此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这一点上,梁老师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四点:因文施教,语文教师是思想者,语文教师具备调和文化的能力,教师的激情和语言必须能够点燃学生,语文教师应是作品和生活的思想者。
理论教育 2023-07-1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