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学生活动管理的重要性

尽管学科教育中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局部性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往往使得学科素质教育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而班级活动恰好弥补了学科素质教育的不足。如北京成立了少儿环保志愿军,有的班主任抓住这件新鲜事,组织学生投入环保,召开“救救地球妈妈”主题班会,学生们上交了旧电池,从此,搞环保活动成了班级一大特色。
理论教育 2023-11-23

我国素质教育研究的历史背景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应该说,这些研究是新时期对素质教育的较早探索。但也正是这一词,启发了有识之士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有关“素质”研究的深入发展。这就以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了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
理论教育 2023-11-23

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教育学》一书的成果

例如,我国奴隶社会是“官守学业”,学校教育完全被奴隶主贵族子弟所垄断。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仍较低,还没有出现专门的航空、电力等技术学校。学校教育制度不适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消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教育传统不同,所以学校教育制度各具特色。
理论教育 2023-11-23

教育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与方法

作业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课的继续。此外,组织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智力和能力,帮助教师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指导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注意的事项:第一,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明确目的性、针对性。
理论教育 2023-11-23

人的发展:教育学视角

人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要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就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在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发展的速度存在差别,但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二)人的发展阶段性规律阶段性是指人的发展中由质变所引起的阶段性特点。其次是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性的。人们根据不同方面有不同发展期的现象,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同一年龄人的发展在速度和水平上的各不相同。
理论教育 2023-11-23

教育学中的美育过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色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实施途径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大方面。郊游、远足、户外劳动等都可以成为进行自然美育的很好活动方式。社会美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所以社会美育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
理论教育 2023-11-23

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教育学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理论教育 2023-11-23

教育学:教育目的理论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发人深省的地方在于,他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
理论教育 2023-11-23

教育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则,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取而代之。而且,严格地说,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
理论教育 2023-11-23

教育本质:探讨与变革

古今教育学者们在对教育本质的探讨中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排除了过去“左”的思想障碍,加深了对教育本质的探讨。认为教育基本上属于上层建筑。如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施加身心方面的影响,以使其发生预期变化的社会活动;是传授或传递社会经验的工具;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使个性社会化。
理论教育 2023-11-23

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首先,必须肯定,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并不矛盾,两者是一致的。事实上,素质教育的启发意义已经激发了人们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产生了许多具体成果。例如在素质教育讨论中明确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提出了素质分层和建立素质目标结构体系的问题。
理论教育 2023-11-23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类别:教育学视角

从狭义法律概念出发,教育法律就是国家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制定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文件。宪法中的教育条款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形式的教育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抵触。教育基本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属于国际法的范畴,也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表现形式,具有国际法的约束力。
理论教育 2023-11-23

世界主要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教育学》的相关内容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改革课程方面出现了行政主体多元化、课程设置现代化等一系列趋势。具体表现在:1.理科课程的综合化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初等教育阶段理科教育中采用称为“科学”的理科课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成为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理论教育 2023-11-23

研究教育现象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和历史研究

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科学规律的常用方法有:(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按照预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便取得全面的完整材料的方法。这是教育科研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取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调查法常同观察法、历史研究
理论教育 2023-11-23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西方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主要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提出了与赫尔巴特迥异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即有名的思维五段法: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有效;通过检验、修正假设获得结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是一整套内部加工过程。凯洛夫的教学过程理论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理论教育 2023-11-2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依法执教

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吸取以往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又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首先必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遵守社会秩序,恪守社会公德;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教育、教师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把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联系起来,完整地理解依法执教的全部内涵。无论其成绩优劣,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理论教育 2023-11-2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