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理论、观念与方法

全知叙事视角在新闻纪录片中的应用与局限性分析

“新闻纪录片”采用的多是宏大叙事模式,以画外音形式体现出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声画分离下的叙事口吻激昂,缺少贴近观众的情感因素。论述全知视角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完全否认其与纪录片可能的适应性。这些影片以画外音形式体现出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已不同于政治宣传观念模式的新闻纪录片,其语调情绪比较节制,冷静而扎实,与画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理论教育 2023-07-23

自传体与私人纪录:从自我视角探索

麦克艾威的影片遵循的是“社会化的自我”模式,一方面是个人私密性生活,另一方面,一直试图显示自我与社会建立联系的过程。另一个与自传体纪录片近似的是来自于日本的“私纪录片”的概念。相比较自传体纪录片,私纪录片虽然也是自传式的书写,但更强调镜头作为自我审视的工具,侧重私人体验的表述,注重个人内化的心理感受。第一个剧场作品名为《自画像及和母亲对话》。
理论教育 2023-07-23

拍摄对象筛选技巧:以赫尔佐格的尼采哲学主题为例

个人的观点、动机和经验决定了对拍摄对象的不同认识。首先以德国导演赫尔佐格为例,分析其拍摄对象的基本特征。赫尔佐格的拍摄对象大多包含了尼采哲学的主题内涵:强力意志、超人和一切价值的重估。拍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有力度的人”系列和“超常景观”系列。
理论教育 2023-07-23

多元化的纪录片类别:从城市文化到历史变迁的深度探讨

纪录片潜在的分类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多样的类别也是纪录片不同价值取向的体现。现代城市纪录片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美学形态,主要集中于城市风貌、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以及城市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城市纪录片作为城市形象的媒介载体,能够传达城市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产生意义。事物分类只是一种外在性的界限,但对纪录片类别的讨论牵涉了纪录片本体理论的建构,是对纪录片基本属性的认知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7-23

时空结构方式及其在影片叙事中的应用

有一类时空结构方式不改变现实过程中的逻辑关系,保持原始时空的完整性,不使用因果颠倒的时间线索解释事件,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时空真实感。影片的时空结构通过农历节气秋分、中秋、霜降的字幕将一年的记录时空分割压缩为四段来表示时间的挪移与事件的持续。实际上,解放时空观念与真实性原则并不矛盾,时空的真实性并不应该是叙事结构的桎梏。
理论教育 2023-07-23

素材资料真实性问题:关键点和解决方案

探讨文献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首先是针对素材资料的真实性而言的。文献纪录片的素材也是具有史料意义的资料,面对大量的相关素材,需要辨别真伪,保证素材使用的准确性。人物文献纪录片的权威与可信正是依靠素材的真实性建立起来的,如果缺乏对素材深入的调查研究、考证,主观臆测和模棱两可都是不可取的,往往漏洞百出。
理论教育 2023-07-23

探讨历史情感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夜与雾》的经典性首先在于所实现的复杂而丰富的历史情感,影片是描述性的,回忆与反思的意味是潜隐的。部分段落有着强烈的戏剧紧张感,通过解说词人为地控制戏剧性并非难事,重要的是戏剧性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夜与雾》的叙事形式实际上是展示一个缓慢又具压迫性的情感过程。
理论教育 2023-07-23

激发-干预: 创作观念的核心

无论摄影机(话筒)引发的是“抑制作用”,还是“激发作用”,摄影机(话筒)打破了被拍摄者和现实的平衡关系,这种“失衡”作用产生的力量和意义正是真理电影所重视的。真理电影形成了一种通过有预期地组织访谈环境的方法设置情景的观念和方法。在围绕“爱的问题”的提问形成的情境中,人们的反应正是真实社会图景的体现,也藉此考察出对“爱的问题”的认识,揭示出了当时意大利人的生活观念以及精神状态。
理论教育 2023-07-23

技术前提下的纪录片创作:从手持摄影到便携录音设备的革新

技术的更新直接促进了新的艺术立场。以小型摄影机为代表的手持摄影的技术发展,折射的是纪录电影的形态演进过程。而纪录片声音观念与工作方式的改变源于录音设备技术上的一次革新,即便携式轻便录音设备的发明,同期录音技术的发展,也为随机拍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直接影响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与方法。
理论教育 2023-07-23

深度记忆:恢复与重建技巧

遗忘和记忆并行,遗忘的主题最后出现,牢头说:这与我无关;军官说:这与我无关;这与我无关。阿伦·雷乃说,《夜与雾》不仅仅是关于犹太人遭屠杀的影片,而是关于人类的暴行,他表示影片试图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行为建立一种潜在联系。回忆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立与死者关系,或者单纯地表现为恢复和重建历史现场的提醒物,而是让人类耻辱的痛感永远不要消失,保持一种健全的记忆。记忆的天敌并非只有失忆,还有各种无法辨证的记忆。
理论教育 2023-07-23

不伤害原则的悖论:深入解析第三节

不伤害原则,即不危害被拍摄的利益,是纪录片拍摄伦理中广为接受的一个基本准则。一般认为拍摄者有义务保护拍摄对象,尽量避免拍摄对象被拍摄行为所伤害是最基本的道德责任。一位口述者甚至克制了痛苦的感情,表示他们是在保卫波兰,为祖国荣誉而战,当时参战是他的义务。影像的伦理学命题使拍摄行为面对两难的境地。道德主义者借助充分的理论语汇对拍摄者进行道德指责,可以将多数的拍摄都认定为侵犯拍摄对象的不道德行为。
理论教育 2023-07-23

纪录片创作课程观摩模块:提升视听语言审美能力与开阔专业视野

影片观摩一直在整个影视创作的学习体系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纪录片创作课程的观摩模块侧重纪录片视听语言分析的思维训练,提高专业视听语言审美能力,着力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创作激情。观摩教学并非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存在,是整个模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通过课程作业的持续筛选,往年的优秀作业也是观摩的内容。
理论教育 2023-07-23

虚构的意义与真实再现:分析与理解第三节内容

纪录片以真实/非虚构为核心理念,在寻找真实的表达空间的过程中,虚构手段的合法性不断地受到质疑。同时,有限度的特定的虚构手段又被认为是“创造性”地展示了真实。在不歪曲事实的前提下,虚构作为一种“不确定的真实”,成为纪录片创作理论值得探讨的命题。[39]布努埃尔不认为虚构的镜头会破坏整部影片的真实,只是遗憾没有机会改善这个有缺陷的镜头。
理论教育 2023-07-23

如何通过拍摄对象重新塑造角色形象:第三节教程

可见,导演对拍摄对象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魅力”。从拍摄对象的角度来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是“从自我出发利用有魔力的假定创造角色”,在《剃头匠》中他扮演他自己,即“我演我”,作为演员的行动与生活中的行动并没有区别。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摄影机拓展拍摄对象原有的生活,给了拍摄对象重新塑造一个角色的机会。
理论教育 2023-07-23

社会属性、政治化与意识形态:内容解析和讲解

在二战期间,交战的双方都会利用纪录片来号召、鼓动和诱导民众。纪录片不但记录了政治变动和社会冲突,也成为反抗侵略、鼓舞士气,争取独立斗争的有力武器。纪录片具有意识形态化倾向,不仅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具。由权威性到反抗性,又被认作合法而有效的政治反抗形式,成为争取政治权利和社会权益的工具。纪录片创作者参与到社会运动和变革中,反抗强权政治,动员民众。
理论教育 2023-07-2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