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羊快疫和羊黑疫的病理学比较及病原学检查

羊快疫和羊黑疫的病理学比较及病原学检查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肠毒血症病羊常有血糖和尿糖升高现象,羊快疫则无。③羊快疫有显著的皱胃出血性炎症,肠毒血症则多见肾脏软化。羊黑疫病例皱胃损害轻微,肝脏多见坏死灶。病原学检查,羊黑疫病例可检出诺维氏梭菌;羊快疫病例则可检出腐败梭菌,且可观察到腐败梭菌呈无关节长丝状的特征。

羊快疫和羊黑疫的病理学比较及病原学检查

四、羊快疫

羊快疫是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一)病原

腐败梭菌是革兰氏阳性的厌氧粗大杆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属。本菌在体内外均能产生芽孢,不形成荚膜,可产生多种外毒素。病羊血液或脏器涂片,可见单个或2~5个菌体相连的粗大杆菌,有时呈无关节的长丝状,其中一些可能断为数段。

(二)流行特点

绵羊对该病最易感,山羊和鹿也可感染。发病年龄多在6~18个月之间。该菌常以芽孢形式污染土壤、牧草、饲料和饮水成为传染源。芽孢经口进入并存在于消化道,但不引起发病,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时,如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时,羊若感冒或采食不当,机体受到刺激,抵抗力下降,此时腐败梭菌则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其中的毒素使消化道黏膜,特别是真胃黏膜发生坏死和炎症,同时毒素随血液进入体内,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休克,使病羊急速死亡。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不出现症状,突然死亡,稍慢的病例可见卧地,不愿走动,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有的病例体温可升高至41.5℃左右,病羊最后极度衰竭、昏迷并于数小时内死亡,罕有痊愈者。最急性型病羊突然停止采食和反刍,磨牙、腹痛、呻吟。四肢分开,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带泡沫液体。痉挛倒地,四肢呈游泳状运动,在出现症状2~6小时后死亡。急性型病羊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行走摇摆不稳,离群喜卧,排粪困难,继之卧地不起,腹部膨胀,呼吸迫促,眼结膜充血,呻吟流涎。粪便中混有黏稠炎症产物或脱落的黏膜,呈带血的黑绿色稀便。心跳过速,在濒死时呼吸困难,体温上升到40℃以上,不久即死亡。

2.病理变化 病羊呈现真胃出血性炎症,在胃底部及幽门附近,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块,表面坏死;胸腔、腹腔、心脏大量积液;黏膜下组织常水肿;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肠道、肺的浆膜下可见出血;胆囊肿胀,死羊若未及时剖检则出现迅速腐败。

3.实验室诊断 按下列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

(1)病料采集 迅速无菌采集病死羊脏器组织,同时做肝被膜触片或其他脏器涂片,用于病原学检查。

(2)染色镜检 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法或美蓝染色法染色镜检,除见到两端钝圆、单个或短链状的粗大菌体外,也可观察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链,这种表现在肝被膜触片中尤为明显。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反应。

(3)分离培养 病料采集后立即进行分离培养,须用厌氧培养法进行分离鉴定工作。病料中分离到腐败梭菌时,尚要结合临床发病情况、病理变化以及取材分离的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确诊。(www.daowen.com)

(4)动物接种试验 新鲜病料制成悬液,肌肉注射豚鼠或小鼠,阳性反应实验动物多于24小时内死亡。立即采集病料进行分离培养,容易获得纯培养物,涂片镜检可发现腐败梭菌无关节长丝状的特征表现。

4.类症鉴别 羊快疫通常应与羊炭疽、羊肠毒血症和羊黑疫等类似疾病相鉴别。

(1)与羊炭疽 羊快疫与羊炭疽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为相似,可通过病原学检查区别腐败梭菌和炭疽杆菌。此外,也可采集病料做炭疽沉淀试验进行区别诊断。

(2)与羊肠毒血症 羊快疫与羊肠毒血症在临诊表现上很相似,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别:

①羊快疫多发于秋、冬和早春,多见于阴洼潮湿地区,诱因常为气候骤变,阴雨连绵,风雪交加,特别是在采食了冰冻带霜的草料时多发。羊肠毒血症在牧区多发于春夏之交和秋季,农区则多发于夏、秋收割季节,羊采食过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及富含蛋白质的草料时发生。

②肠毒血症病羊常有血糖和尿糖升高现象,羊快疫则无。

③羊快疫有显著的皱胃出血性炎症,肠毒血症则多见肾脏软化。

④羊快疫病例肝被膜触片可见无关节长丝状的腐败梭菌;肠毒血症病例肾脏等实质器官可检出D型魏氏梭菌。

(3)与羊黑疫 羊黑疫的发生常与肝片吸虫病的流行有关。羊黑疫病例皱胃损害轻微,肝脏多见坏死灶。病原学检查,羊黑疫病例可检出诺维氏梭菌;羊快疫病例则可检出腐败梭菌,且可观察到腐败梭菌呈无关节长丝状的特征。

(四)防治措施

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每年高发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菌苗;发病时采用对症疗法用强心剂,抗生素等药物,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1~2次/日。10%安钠咖加5%葡萄糖1 000毫升静脉注射;10%石灰乳50~100毫升口服;该病发生时,转移牧地可收到减少或停止发病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