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体字不是秦桧发明的

宋体字不是秦桧发明的

「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这个谣言的来源是什么?


三种不同的红色


这样一个古老的谣言,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相信。


那我就在知乎再辟一次谣。


1.宋体字,不是宋代产生的字体,而是明代才产生。


2.宋体字,不是一种书写字体,而是一种印刷字体。


宋体字大家见得多了,可都是在电脑屏幕上,以及印刷好的书本上。你们谁见过哪位书法家在作品中写过宋体?


宋体字的特征很明显: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有棱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Image


你们看这种字体,是毛笔能写出来的吗?别说毛笔了,就是今天的硬笔,能写出这种字体来吗?


很显然,这么平直硬挺的笔画,只有一种方法可弄出来,——那就是刻刀。


是的,所谓宋体字,就是古代的印刷工人,在雕刻雕版时,用刻刀在木板时刻画出的字体。正因为是用刀刻出来的,所以一笔一画都极其硬挺,横竖绝对平直,能走直线的时候就绝对不要弧度,所以起笔落笔才都有棱角。——总而言之,宋体字的一切特征,都和「刻刀」这个工具分不开。


正因为宋体字是古代刻工的工作字体,所以才不讲究什么风骨气度,所以宋体字看上去是呆板生硬的,因为它追求的是效率和标准,而不是艺术。


宋体字既然产生在明朝,为什么要叫「宋体」呢?那是因为宋代是中国印刷术刚成熟的时代,宋代的印刷工人在刻板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字体,还是采用手写体。既然是采用手写体,那么当然是要用各大名家的字帖了。因此,宋版书籍大多采用颜体、欧体、柳体等名家字体——这也就是宋版书籍非常美观漂亮的原因之一了。


到了明代,由于宋版书籍的美观,因此在印刷时,往往有意识地去模仿宋版,但使用名家字体必然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于是明代刻工一方面追求效率,创作出了最适合印刷的字体,另一方面却又把这种新字体称之为「宋体」——其实它和真正的宋版书所用的字体完全不同。


Image


这是宋、明两朝分别刻印的《孟浩然诗集》,左边为明版,右边为宋版,两者区别一目了然。宋版字体使用的是欧体,明版用的是宋体。


当然,和秦桧就更加没有半点关系了。


2016-02-14


猜你喜欢:


《知乎周刊 Plus・写一手好字:硬笔书法轻松自学指南(总第 01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