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话
好好说话话
儿向语言(Motherese)对婴幼儿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南太武
一、儿向语言
儿向语言是一种专门说给婴幼儿听的语言,是对婴幼儿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是婴幼儿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形式。儿向语言要求成人在了解婴幼儿当前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以略高于其水平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儿向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话语,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儿向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随之改变,而且与婴幼儿言语发展水平相比带有「略前性」。它可带动婴幼儿言语从低级向高级水平的发展,语言表达从字到词到句子,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但对广大家长而言,儿向语言意义不大:
1. 儿向语言在中国研究较少,没有使用教材,有一定的专业性,暂时难以推广应用。
2. 使用时间短。幼儿一般在 1 周岁左右才会说话,3 周岁以后进入幼儿园,开始使用规范化语言,适合使用时期为 2 周岁前。
3. 当前家长普遍使用的简化口语已适用。婴幼儿听话,除了语言外,还会从表情、语气、手势、肢体动作等方面会意。婴幼儿听话的能力强于说话的能力,简化口语已能满足与婴幼儿沟通、交流的需要,且不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育。
4. 家长精力有限,婴幼儿各方面发育不可偏废。婴幼儿除了语言发育外,还有体格发育、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认知发育、社交能力和情感发育等方面要兼顾,除了亲自与婴幼儿交流外,也要经常创造条件让婴幼儿与其他儿童和成人交流,让婴幼儿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达成全面发展的目标。
总之,个人觉得儿向语言的使用对象为有语言障碍的幼儿,或部分有语言「提前教育」需求的家长,是个小众市场,不适合大多数的家长。
二、父母跟 1~3 岁婴幼儿说话时,模仿小孩那种幼稚腔调到底好不好?
不好。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语言,常用的有儿化语言、简化口语和规范化语言。使用儿化语言,有利于孩子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培养其自信,更容易与其交流。但缺点也很明显,常用儿化语言和孩子说话,意味着孩子必须建立两套语言符号系统,将拖延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孩子的语言潜力难以发挥,对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现在学习英语,已从以往的学单词改为学句型了,单一的记忆单词没有意义。讲完整的句子,尽管幼儿有时明白不了,但能唤起他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发挥潜在的语言能力。想想看,如果对话都要用儿化语言,那讲睡前故事还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我个人,从没给孩子起小名,从小就直接叫学名,也不故意对孩子讲简单的话,尤其是使用叠字,孩子发音不准也不较正,时间到了自然解决了。
个别人、个别时间跟孩子讲儿化语言不在此列。
201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