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有技术
幽默有技术
如何写出一个好段子?
东东枪
自从马伯庸老师说出了「三种典型的段子范式:谐音误解、预期违背和同文异读」这句话,我已在无数个场合见到各种不同的人来套用这个理论。
我个人认为马伯庸老师的这个总结是不够严谨的。我记得有一次跟他一块儿乘飞机,跟他聊起过这事儿。
在我看来,谐音误解、同音异读都是构建包袱儿的方法,预期违背则是这两种方法(以及很多其他方法)的本质归纳。这三个词,并非同一种层级,不该并列在一起。谐音误解、同音异读之类,更应该跟其他各种"叙述性诡计"并列才更科学点。
而谐音误解、同音异读也只是无数构建「预期违背」的方法之一。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现在在网上常见的段子是出自这几个手法,并不代表写段子(尤其是如题目问的「写一个好段子」)时,就仅以此为手段创作 guideline。
恰恰相反,我觉得现如今,谐音、异读类的包袱儿已经过度泛滥。你们去微博上看看。不烦么?不腻么?
写段子需要灵感,也需要方法。二者有其一,就不难写出一些有效果的段子来了。但要写出大量的「好段子」来,二者都是不可少的。
其实我在知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创作/编撰一个笑话?」是 2011 年。
当时我的答案是:
1. 先从多阅读别人的笑话与幽默作品开始。
2. 时刻观察身边与自己内心的荒谬。尤其是那些「不体面的真实」。
3. 学会适当地打破禁忌、打破规则。
4. 学会如何顺畅生动地表达。
现在我的观点仍然是这样。
如果稍加解说的话:
第一条,多阅读,是接受熏陶,熟悉各种笑话的样式和套路,以后灵感是会从那些套路中冒出来的。这比记住几个生硬的名词和规则有用得多。
第二条,「好段子」不是被发明的,而是被发现的。浑然天成的段子才配叫做好段子,扭捏做作的都是下品。我不得不再提「情理之中」这四个字。「意料之外」足以形成一个段子,「情理之中」才是鉴别段子是否是好段子的标准。那些生拉硬拽的谐音、异读,令人生厌。
第三条,打破禁忌、打破规则是要跳出常态思维——跳出正常的思路,才有「预期违背」。
第四条,是技术上的精进——发现了一个好的「预期违背」,但却被节奏混乱的表述拖了后腿,是不应该的。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