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几年前,本人受命主讲同济大学中哲专业硕士生课程“道家哲学专题”,与诸生共研老、庄。其间,常感前贤时俊解庄之说有不浃洽处。其为甚者,则引庄子思想或入于颓废虚无,或入于枯槁寂灭。对此,识者已有察之,然系统性的考辨似亦有阙,于是有条理之意。2010年秋,方始动笔,辨析文本,参核名实,将窥庄之见形诸文字。然因思浅学乏,行文颇多曲折,屡经困厄。断断续续,庶几二载,竟成此书。文中引述前贤时俊之论,或有赞叹,或有商榷。无论若何,其思其说皆助益于我学,兹致敬意!
谢师遐龄先生不以我愚钝,常以诱劝,今又不弃,欣然赐序,鼓舞之意殷殷然!
此书能顺利出版,离不开孙周兴、朱德米二位先生的关心与支持。深以为谢!
感谢陈军先生的帮助与辛劳!
陈徽 识于同济大学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