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的正确姿势

「防辐射」的正确姿势

防辐射手链真的有用么?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哪些辐射安全知识?



maggie


无效。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哪些辐射安全知识? 


辐射源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放射性检查或治疗的医疗设备、安检使用的 X 射线机、建筑材料、天然石材、陶瓷、荧光灯起辉器、烟雾探测器等有电离辐射;如电视、冰箱、微波炉、电脑、复印机、空调、高压线、发射塔、通信基站、变电站、手机等会产生电磁辐射。 现代生活中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辐射本底比以前增大了。


辐射安全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先是日本地震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引发的恐慌,然后是深圳大运会安检 X 射线机造成公众对辐射安全的担忧,最近又有人在质疑孕妇防辐射服的效用。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放射性安全知识和防护知识,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辐射按效应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是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如 X 射线、γ 射线),或 粒子辐射(如 α、β、高速电子、高速质子及其他粒子)。 而波长大于 100 纳米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 水和机体组织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如光和超声波等。(本节摘自:辐射防护新挑战:地震中的日本福岛核电)


关于电离辐射,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天然本底辐射每年对个人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 2.4mSv/年。 国际标准《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IAEA No. 115)》及我国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对公众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为 1 mSv/年;对辐射工作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不限值为 20 mSv/年[1]。与天然本底相比,公众的年剂量限值要低于天然本底辐射平均年剂量;辐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要高于天然本底辐射平均年剂量。

[1] 标准中的剂量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剂量及医疗剂量在内。 



在做医学影像检查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优先考虑无放射性辐射的 MRI,但是很多诊断 MRI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般是先拍 X 片,必要再局部做切片 CT ,所以选择正规大医院就诊且谨遵医嘱为上。另外,针对儿童和孕妇的诊疗有区别于普通成人的标准。


X 射线安检机的剂量水平:我国标准 GBZ127-2002《X 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GB 15208.1-2005《微剂量 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给出的设备剂量率要求是:距外表面 5CM 任意一点不应大于 5µGy/h,通常的安检机为 1µGy/h。只要是正规厂家的合格质检产品,X 射线安检机的泄漏剂量对公众不造成威胁。


辐射剂量参考值:

  • 胸透一次大约 1.1mSv
  • 胸片一次剂量 0.2mSv
  • 颅部 CT 2mSv
  • 胸部 CT 8mSv
  • 腹部 CT 10mSv
  • 骨盆 CT 10mSv
  • 乘坐飞机 20 小时的剂量 0.1mSv
  • 每天吸 20 支烟年剂量 0.5-2mSv
  • 地铁安检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剂量 <0.01mSv

(地铁安检乘客的接受剂量进行过专业计算,有兴趣可以私下探讨)


辐射照射有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有阈值,严重程度取决于剂量多少,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剂量有关,严重程度和剂量无关。也就是说单次照射即使受照的剂量大,也不一定导出问题,具有随机性。


人体是可以通过自然代谢来抵御一定的辐射伤害的。关于低剂量照射的健康威胁程度在辐射防护领域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声音说:「低剂量照射不仅对健康不会造成威胁,反而有益健康」,而反对方坚持辐射危险比现在的估计值要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抗争,而不是严肃的科学探索。


那么,针对辐射防护,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针对电离辐射:

  1. 遇到核辐射威胁的时候,最好的预防方法还是将自己处于相对隔离的环境,避免接触核污染物;
  2. 出差或旅行时,如果可能,尽量选择坐高铁、火车,少乘坐飞机以减少旅行带来的宇宙射线辐射;
  3. 在医院接受放射性检查时,去正规大医院,谨遵医嘱;
  4. 乘坐交通工具接受安检时,手不要伸进铅门帘里取包;
  5. 装修时,不要大量使用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装修完找检测机构检测下室内是否放射性超标;
  6. 陶瓷釉彩类材料要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不要贪小便宜买劣质产品。


针对电磁辐射:

  • 通过在办公室和家庭摆放绿色植物来减少辐射;
  • 合理安排家用电器,用距离进行防护;
  • 使用合格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
  • 孕妇尽量少使用微波炉和复印机,开了微波炉之后离开一定距离;
  • 家周围有变电站、发射塔的人,及时掌握居住环境电磁辐射数据,学会保护自己必要时维权;
  • 手机接通的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孕妇可以考虑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来电;
  • 不要总在电子环境中工作,参加户外活动,走进大自然,远离电子环境;
  • 健康生活,合理膳食。


以下是一些日常能够抗辐射的食品:

  • 黑芝麻: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肾主骨升髓通于脑」,各种辐射危害主要影响人体的大脑和骨髓,使人免疫系统受损。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 紫苋菜:紫苋菜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与其含硒有关。硒是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人体健康。常吃含硒丰富的紫苋菜,可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 
  • 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机体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血球等。 
  • 蔬菜、水果: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能摄取大量的维生素 A、B、C、E。这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细微影响,避免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 辛辣食品:辣椒之类的辛辣食品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吃辣椒可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而辣椒、黑胡椒、咖喱、生姜之类的香辛料,则能保护细胞的 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 (本节摘自:辐射防护新挑战:地震中的日本福岛核电)


一些争议问题: 

有些人质疑绿色植物以及抗辐射的食品对辐射防护是否有帮助,我请教了身边的专家,他给我讲了他的理解,我实在也无法给出科学性证实,大家自己来判断吧! 


1. 绿色植物对防辐射有帮助吗? 

植物防辐射,多是针对电磁辐射的。物质能吸收电磁辐射的能量,也能部分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相当于屏蔽),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某些植物对特定的物质能选择性地吸收,因此我们能利用这个特性来净化空气中的放射物,到达防辐射的目的。 


2.  抗辐射健康食品,这个靠谱吗? 

食品可以通过代谢(或物质交换)的作用达到抗辐射(具体涉及物理及生化的机理),比如吃碘片防止大量吸收I131。所以还是有道理的。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辐射安全的知识,请关注我的收藏夹: 辐射安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