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2 知过不改,过上加过

议题2 知过不改,过上加过

(汉画像石)猫头鹰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有了过错却不去改正,本身就是过错。不改正自己的过错,是又一次犯错,这个错是更大的错。如果说前一个过错是在某个具体事情上出现失误,那么后一个错误完全是对自己的原谅和放纵,是在同一个地方多次跌倒;前一个过错可以原谅,后一个过错不能原谅。所以孔子才说“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子罕》),对此他老人家也没办法。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猫头鹰与布谷鸟相遇。布谷鸟问猫头鹰去哪儿?猫头鹰答搬到东方去。布谷鸟问好好的干吗搬家啊?猫头鹰说:那里的人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走。布谷鸟大摇其头,说:你要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叫声那还差不多,要是不能改变,你就是搬到东方,也一样待不下去。(《说苑·丛谈》)这只猫头鹰就让人没办法,知道自己的叫声讨人嫌,就是不去改正。

还是看史实吧。

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太甲继位,由伊尹辅佐。伊尹这样告诫太甲:在宫廷中纵情歌舞是巫术作风;贪求财物,沉溺女色,迷恋打猎,是邪恶作风;轻慢圣贤,拒绝规劝,亲近小人,是靡乱作风。只要沾染其中之一,国家一定会败亡。话说得够狠的了,但太甲根本听不进去,照玩儿不误,伊尹就把他流放到汤王的安葬地桐宫,让他反省过错。

过了一段时间,伊尹把他接回来,继续辅佐他治理天下,还专门撰写了题为“太甲”的三篇文章教育他。然而这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太甲充耳不闻,还是老样子。于是伊尹又把他打发到桐宫墓地,还在那儿盖了房子,看来是打算让他长住了。太甲知错不改,罪加一等,所以伊尹又一次流放他,时间更长,处罚更重。

结局还算不错,太甲终于醒悟了,留下一句名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huàn)。”上天降下的灾难还可以逃避,自己制造的灾难可就躲不过去了。于是伊尹带着王冠和王服把太甲迎回都城。(《尚书》“伊训”“太甲上”“太甲中”)

下面说的这位是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武侯,运气好,名将吴起前来投靠。有人在他面前说吴起贪财,不可重用,魏武侯便疏远了吴起。大臣公子成说:君王您错了。天下找不到超过吴起才干的人,正因为他贪心,想从您这里捞到他想要的,才来为您做事,否则他这样一个有本事的卫国人,怎么能让您用他为臣子呢?想想也是,魏武侯收回成见,重用吴起。吴起报知遇之恩,开疆拓土,使魏国更加强大,他的名气也随之增长。

这让国相公孙座十分嫉怕,寝食不安。公孙座跑到魏武侯那里,说服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吴起,之后又把吴起请到自己家吃饭。公孙座的妻子也是一位魏国公主,他故意让公主发威,弄得吴起对这类女人十分反感。当魏武侯提出要把女儿嫁给吴起时,被他一口回绝了。魏王极其恼怒,认为吴起怀有二心,再次疏远了他。吴起害怕魏武侯哪天找个碴子治他的罪,便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吴起走后,他开拓的疆土被人夺走,魏国开始走向衰落。(《郁离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魏武侯在吴起身上犯了两次过错,最后自食其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