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2 治理对成人的意义

议题2 治理对成人的意义

用一个字概括,治理对成人的意义是“境”,为成人提供良好环境。

孔子也批评过子产,说他只是母亲般养育民众,却忽略了教化。(《孔子家语·卷九·正论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养而不教”。孔子的意思很清楚,实行富裕和减轻负担的惠民方针只是为政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化,也就是创造优良环境,使民众更好地成长,这才是为政的最终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为什么主张德治了,可以这样说,德治的最大价值就是成人。

所以,能够自觉实施教化的为政者格外可贵。

西汉有个黄霸,是宣帝时的名臣。这个人我们前面提过,就是那位在牢房里学习《尚书》的人。出狱后朝廷让他去颍川(治所今河南禹县)担任太守。黄霸重民生,督促农桑,就连驿站和乡官办公的地方都养鸡喂猪;同时整顿和完善组织系统,配齐乡间的父老、师帅、伍长等职务人员,通过他们推行教化。

(汉画像石)鸟

黄霸在颍川郡前后主政8年,由于治理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政通人和。当时吉祥鸟多次飞聚各郡国,以颍川郡最多。宣帝颁布诏书说:颍川太守黄霸,对各项诏令都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境内百姓向往礼义教化,孝顺父母的子女、相互友爱的兄弟、保持贞节的妇女、尊敬老人的子孙日益增多;郡内田界相邻的农人彼此谦让,路上遗失的东西无人拾取;人们奉养照顾孤寡老人,帮助贫苦穷弱,有的监狱连续8年没有重罪囚犯。宣帝特赐黄霸关内侯爵位和二千石俸禄,赏黄金一百斤;同时对当地孝顺、友爱以及其他品行突出的百姓,包括三老、力田等乡官,分别赐予不等的爵位和财帛。几个月后,宣帝征调黄霸担任太子太傅。黄霸后来被任命为丞相。自汉朝建立以来,评价治理百姓的官吏,黄霸位居第一。(《资治通鉴》卷25、27)

这个评价可不低,不是汉宣帝朝的政绩第一,而是有汉以来亲民官的政绩第一。他最突出的是什么?诏书中说得明白,就是教化成绩显著,致使治内有道德、高素质的人日益增多,社会风气越来越好,也就是为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把治理与成人相联系,是孔子思想的一大亮色。治国理政当然要富国强兵,改善民生,但更重要的是转变人,促进人向着人之所以为人的目标健康成长。这个目标更具有战略性和终极性,朝着这个目标发展的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