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扩展知识

六、扩展知识

1.PlaySound函数语法及使用说明

PlaySound

语法:PlaySound(WavName,flag)。

说明:播放一段由文件名WavName指定的音乐。

参数:WavName:Wav文件名。

flag:播放方式取值为0或1,0代表异步,1代表同步。

应用举例:

在D盘的根目录下保存有文件“报警1.wav”。

在按钮中添加左键动作,在脚本编辑器的“按下鼠标”编辑区中输入PlaySound("D:\报警声",0)。当按下按钮时则文件“报警1.wav”播放报警音响起。这里在函数中只需要输入文件名,不需要输入文件扩展名,该函数支持“.wav”格式的音频文件。

异步播放和同步播放的区别在于,异步播放时,报警音响起时可以进行其他操作,而同步时只能等音乐完毕后才能执行其他操作。

2.网络节点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通常拥有自己的网络地址的设备都可以看作一个网络节点。在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应用系统中,把一个与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系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称为一个网络节点。

网络节点有两类:一类被称为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网络节点,这类节点安装了力控监控组态软件,通过网络与其他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网络节点进行通信,不同的网络节点的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可以构成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网络结构,简称C/S网络,力控监控组态软件既可以做服务器也可以做客户端;另一类节点没有安装力控监控组态软件,通过IE等浏览器运用Web术访问其他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网络节点的数据,这类节点被称为Web户端节点。以下如果没特别说明为Web户端节点,均指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网络节点。

对于每一个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网络节点,在通信之前均需要对该节点进行参数配置,网络节点配置过程需要指定两方面的参数,即该节点被其他网络节点访问时涉及的本节点的网络参数和该节点访问其他网络节点时涉及的其他节点的网络参数。在开发环境中选择“配置”导航栏中的“网络配置”,即可设置这两方面的参数,如图2-6-39所示。

(1)本机配置。

本机配置用于指定该节点被其他网络节点访问时涉及的网络参数。配置时,在开发系统DRAW导航器中选择“配置”中的“网络配置”项,该项下面有“本机配置”和“节点配置”。

双击“本机配置”,弹出“节点配置”对话框,如图2-6-40所示。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2.jpg

图2-6-39 网络节点配置路径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3.jpg

图2-6-40 “节点配置”对话框

1)网络参数。

①本机IP地址:用于配置本机IP。

②端口1:系统运行时,本机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程序传送数据需要占用的本地TCP端口,默认2006。

③端口2:系统运行时,本机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程序传送数据需要占用的本地TCP端口,默认2007。

2)网络发布参数。

①主机IP地址:工程发布后Web客户端要访问的地址,通常为本机的IP地址。

②主机端口1:系统运行时,本机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程序向Web上传送数据需要占用的本地TCP端口,默认2006。

③主机端口2:系统运行时,本机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程序向Web上传送数据需要占用的本地TCP端口,默认2007。

④备用IP地址:当本机多个网卡时,可填入备用的本机IP地址。

⑤备用端口1:当本机多个网卡时,填入对应备用IP的备用端口。

⑥备用端口2:当本机多个网卡时,填入对应备用IP的备用端口。

3)默认配置。

选择该项,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将在本机搜索到的第一块网络适配器作为被其他网络节点访问时建立TCP/IP网络链接的网络适配器,默认占用两个网络端口:2006和2007。

4)手工配置。

选择该项,可由用户自行指定本机被其他网络节点访问时建立TCP/IP网络链接的网络适配器(根据IP地址对应不同的网络适配器)和网络端口。在下面的“网络参数”中指定“本机IP地址”“端口号1”和“端口号2”,然后单击“添加”按钮可增加一项配置。已增加的配置在上面的列表框中列出,选择列表框中的配置项,单击“修改”或“删除”可对已增加的配置修改参数或删除。

同时添加多个配置项对应多个网络适配器,在其他节点访问本机时,如果按照其中的一个配置项进行网络通信发生故障时,可以按照其他的配置项建立另外的网络链接。

注意事项:

如非必要,本机网卡IP地址不用填写,保持默认配置即可。

(2)节点配置。

节点配置用于指定本节点访问其他网络节点时涉及其他节点的网络配置参数。双击“节点配置”项,弹出如图2-6-41所示对话框。

①节点配置:配置远程节点的IP端口等网络参数。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4.jpg

图2-6-41 网络节点配置

a.名称:要访问的网络节点的名称,可任意指定。

b.主机IP地址:要访问的网络节点的IP地址。

c.主机端口1:要访问的网络节点使用的网络端口1,默认为2006。

d.主机端口2:要访问的网络节点使用的网络端口2,默认为2007。

e.本机网卡IP地址:访问网络节点时本机使用的网络适配器(即网卡),默认为空,表示使用本机系统默认的网络适配器。

注意事项:

如非必要,本机网卡IP地址不用填写,保持默认即可。

如果要访问的网络节点还存另一块备用网卡,可以指定右侧的一组参数。

a.备用IP地址:要访问的网络节点的备用网络适配器的IP地址。

b.备用端口1:要访问的网络节点备用网络适配器使用的网络端口1,默认为2006。

c.备用端口2:要访问的网络节点备用网络适配器使用的网络端口2,默认为2007。

d.备用网卡IP地址:访问网络节点备用网络适配器时本机使用的网卡,默认为空,表示使用本机系统默认的网络适配器。

②网络发布参数。

a.主机IP地址:要访问的网络节点的IP地址。

b.节点端口1:要访问的网络节点使用的网络端口1,默认为2006。

c.节点端口2:要访问的网络节点使用的网络端口2,默认为2007。

d.备用IP:要访问的网络节点的备用网络适配器的IP地址。

e.备用端口1:要访问的网络节点备用网络适配器使用的网络端口1,默认为2006。

f.备用端口2:要访问的网络节点备用网络适配器使用的网络端口2,默认为2007。

注意事项:

在本机做网络节点的配置时,各项参数要参考远程机器上的“本机配置”里的各项参数,保持两者的网络配置参数一致,才能保证网络通信正常。

3.数据源

数据源是用来提供数据的。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界面系统里的数据库变量,以及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其他程序需要获取实时有效数据时,都需要从数据源取得。

在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系统中一个核心组件——实时数据库,它从现场I/O设备中不断采集处理过程数据,为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其他组件程序提供有效数据。数据源就是通过指定运行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软件的网络节点,从而定义数据的来源。

在力控系统中,网络节点又分成两类:一类节点运行了力控实时数据库并实现了从现场I/O设备中采集过程数据,并可以给其他力控客户端程序提供这些过程数据,这类节点被称为数据源节点;另一类节点没有运行力控实时数据库,仅运行力控客户端软件,如:人机界面运行系统,这类节点本身不能提供现场过程数据,被称为非数据源节点。

数据源节点和非数据源节点之间,以及数据源节点和数据源节点之间都可以形成各种网络数据服务结构,以满足不同的网络应用,客户端程序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人机界面运行系统,由于多个力控实时数据库之间也可以互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因此客户端也可以是另一个力控实时数据库系统。

如图2-6-42所示为一种典型的网络应用。节点1和节点2为数据源节点,实现了对现场过程数据的采集与监控。节点3和节点4可以为非数据源节点,也可以为数据源节点,从节点1和节点2中获取过程数据。

(1)数据源分类

数据源分为本地数据源与远程数据源两类,本地数据源作为本地的一个数据服务,可以给本地的界面系统和其他网络程序提供服务,远程数据源配置前一定先进行网络配置才可以,在图2-6-43中,“节点1”和“节点2”为两个力控节点,DB代表力控实时数据库,View代表人机界面运行系统。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5.jpg

图2-6-42 网络应用示意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6.jpg

图2-6-43 网络节点访问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DB与客户端(如:View)运行在同一节点上,DB对于客户端为本地数据源。

DB与客户端(如:View或其他DB)运行在不同网络节点上,DB对于客户端为远程数据源。

(2)数据源配置

一般地,新建的工程中有一个默认的数据源“系统”,指向本地数据库。单机应用时,无须修改这个数据源的参数就可以直接使用。

在组织网络系统应用,尤其要用到远程数据源时,使用前要先进行相关参数的配置,根据要使用位于那个节点上的数据库定义出一个数据源。配置主要指定数据源驱动和节点地址,过程如下:

在开发系统导航器中“工程”页中的“数据源”上单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上的“新建”,弹出“数据源驱动”对话框,如图2-6-44所示。在这里选择数据源驱动,目前支持的数据源驱动FC7数据库。

选中驱动名称,单击“选择”按钮,弹出“数据源定义”对话框,如图2-6-45所示。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7.jpg

图2-6-44 “数据源驱动”对话框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8.jpg

图2-6-45 数据源定义

1)名称:数据源名称,可任意指定。

2)超时时间:客户端在与数据库通信时,等待数据库应答的时间参数,单位为秒。

3)本地数据库:被访问的数据库运行在本机。

4)远程数据库:被访问的数据库运行在其他网络节点上。

5)主机节点:远程数据库所在的网络节点的名称(这里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Remote-NetPoint的网络节点,具体的创建过程参见本任务扩展知识中的“节点配置”)。

6)从机节点:如果远程数据库为双机冗余系统,该项参数指定从机数据库所在的网络节点的名称。

填入各项参数。定义本地数据源,选择本地数据库,确认即可。如果要定义远程数据源,选择远程数据库,在主机节点处选择已建立的远程网络节点,确认即可。如果远程是双机冗余的系统,在主机节点中要选择冗余系统中配置为主机的节点,从机节点选择冗余系统中的从机节点,不能颠倒,无冗余系统从机节点可不填。

上述参数配置完毕后,单击“确认”按钮,新创建的数据源名称会出现在导航栏中的数据源下,如图2-6-46所示。

在“数据源列表”对话框中也会列出。选择列表框上的数据源名称,单击“修改”或“删除”按钮,可以对已创建的数据源进行参数修改或删除。

(3)数据源管理

选中导航栏的数据源,单击右键选择浏览,弹出“数据源列表”对话框,如图2-6-47所示,表中列出了已建立的数据源,可以对它们进行管理。

978-7-111-54974-1-Chapter02-309.jpg

图2-6-46 远程数据源

978-7-111-54974-1-Chapter02-310.jpg

图2-6-47 数据源列表

1)添加:添加数据源。按照以上步骤再定义数据源,一个工程中可以定义多个数据源。

2)修改:修改选中的数据源的参数,单击“修改”按钮将弹出数据源定义时的信息。

3)删除:删除选中的数据源,如果数据源已被引用,如已经定义了指向此数据源的数据库变量,便不允许删除数据源。

4)默认:将选中的数据源作为默认的数据源。设置为默认数据源后调用该数据源的数据点时可省略数据源名称。选择本地数据库为默认数据源可以在开发环境中双击数据库组态调出数据库组态画面。

5)返回:返回开发系统,关闭此对话框。

4.客户端/服务器应用

(1)关于NetServer

使用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组成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有专门的组件进行通信管理。NetServer就是力控监控组态软件里负责通信的网络服务组件,使用力控监控组态软件搭建C/S、B/S网络结构要保证这一组件随系统启动。检查开发系统中“配置→初始启动程序”中的设置,如图2-6-48所示,确定“NetServer”项被中。

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组成的C/S结构常用的两种应用,一种是以实时数据库为服务器端,人机界面运行系统为客户端,一种是实时数据库为服务器端,其他网络节点上的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系统为客户端,它们之间的通信管理都是通过网络通信程序NetServer来进行的。

NetServer运行后会在屏幕右下角缩成一个托盘图标978-7-111-54974-1-Chapter02-311.jpg,单击图标展开NetServer的界面。

界面上显示了一些网络连接的信息。左侧的导航树展开有远程服务器,显示的是本机连接远程节点的信息,包括连接的IP地址和端口号。本地服务器显示的是连接到本机端口上的远程网络节点的信息。右侧的信息区将显示与远程机器的通信信息,如图2-6-49所示。

打开菜单栏中的“文件→设置”,弹出“设置”对话框,如图2-6-50所示。

978-7-111-54974-1-Chapter02-312.jpg

图2-6-48 初始启动网络服务器设置

978-7-111-54974-1-Chapter02-313.jpg

图2-6-49 查看远程服务器

978-7-111-54974-1-Chapter02-314.jpg

图2-6-50 设置密码

“密码设置”框内可以设置NetServer的密码,没密码,用户不能更改网络参数设置或者退出程序。

“网络参数设置”框内可设置本机与网络上各节点通信的超时时间和心跳包发送时间。

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网络参数不推荐修改。

(2)人机界面做客户端

人机界面运行系统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子系统,既可以与实时数据库运行在同一节点上,也可以分别运行在不同网络节点上。View内部维护着一个完整的变量系统,其中有一类变量叫作数据库变量,专用于与实时数据库中的点建立数据映射关系,实现数据交换。

1)NetView的建立。

通常使用NetView的步骤是先建立指向远程数据源的数据库变量,再使用变量。建立远程数据源的数据库变量过程如下。

首先依上节提示建立好网络节点,建一个远程数据源(如remoteDB)指向网络节点。

依次单击开发系统的“菜单栏功能→变量管理”,打开“变量管理”对话框。点开导航栏里的数据库变量,会列出已建立的远程数据源的名字,选中要指向远程数据源的名字,单击添加变量,弹出“变量定义”对话框,如图2-6-51所示。

填入变量名字,类型与数据库点参数类型相符,类别为数据库变量,参数填入远程数据源上的点参数。注意远程数据源上的点不在根节点下,要使用长点名包括节点的名字,格式为“节点名\节点名\点名.参数名”,多个父节点时要依次排列节点名。配置好其他参数就可以单击“确定”按钮,完成一个数据库变量的定义。

如果远程节点上的数据库已经启动,可以自动将远程数据源上所有的点参数刷新过来供连接选择,比手动填入点参数名更方便,也可以防止手动填写与远程实际的点参数名不一致。单击参数后面的按钮,展开数据库点的列表。

选中远程数据源,系统自动刷新远程数据源的点参数,或者也可以单击左下方的“刷新数据源”按钮(见图2-6-52),弹出是否连接远程数据源的提示,单击“确定”按钮,则远程数据源上的点信息被刷新过来显示在下方。

978-7-111-54974-1-Chapter02-315.jpg

图2-6-51 远程数据源数据显示

978-7-111-54974-1-Chapter02-316.jpg

图2-6-52 选择远程变量

在左侧选择节点,右侧选择点参数,单击参数的名字完成点参数选择,配置完其他参数,然后确认就定义了一个数据库变量,

在界面上引用该数据库变量,运行后,这些变量就可以获取远程数据源上相应的点参数的实时值。

2)在变量选择时用远程数据库点参数。

同本地数据库里的点参数一样,远程数据库里的点参数也可以在界面对象等的变量选择里直接选择引用,如在界面上要建立文本来显示远程数据库点参数数值的变化,可以这样来做。

在窗口上建立一个文本,双击文本对象,弹出“动画连接”对话框,单击“数值输出→模拟”,弹出“模拟值输出表达式”对话框。

单击“变量选择”,弹出“变量选择”对话框,如图2-6-52所示。

在数据源中选择远程数据源,单击“刷新数据源”按钮,在点和参数中分别选择要指定显示的点参数,单击“选择”按钮,在表达式中就列出了要显示数值的点名。

确认并运行后文件将显示远程数据库的点参数的实时值。

这种方式,在选择变量的过程中,系统实际已经自动建立了一个与远程数据库点参数相同的数据库变量,省却了定义数据库变量的过程,更方便快捷。

另外,也有一种快速构建客户端应用的办法,即服务器工程构建完后,将服务器端的工程复制到客户端,打开工程,建立指向服务器的网络节点,然后将工程中默认的指向本地的数据源指向远程的网络节点,全部编译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手工建立映射关系。这种方法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工程界面内容相同时使用,非常方便。

(3)实时数据库(DB)做客户端

当一个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系统要访问另一个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时,这两个实时数据库系统间就构成了C/S应用,在客户端,通过数据连接方式使数据库中的点与服务器端实时数据库中的点建立数据映射关系。

客户端需要首先配置网络节点(指向服务器节点)与数据源,然后在定义点的数据连接时选择“网络数据库”,如图2-6-53所示,选择代表服务器节点的数据源,直接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远程数据库中的点参数名,单击“增加”按钮即可。如果远程数据库已经运行,可以将远程数据库的点信息刷新过来,单击文本框后面的978-7-111-54974-1-Chapter02-317.jpg,将弹出“点参数”对话框,可刷出远程数据源上的所数据库点。

选择要连接的数据库点参数,单击“确认”按钮,再增加即可。如果要在文本框里手动填入点参数,必须要保证跟远程数据源上的点名一致。

运行后,数据库里的这个点参数就会实时取到远程数据库里所的点参数的实时值。

978-7-111-54974-1-Chapter02-318.jpg

图2-6-53 连接远程数据源数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