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与底片要求

八、底片与底片要求

碳素印相工艺可以使用影调范围很广的底片,也可以使用喷墨打印出来的数字中间底。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光敏剂的浓度,来控制影像的对比度。最好的底片是那些具有宽广密度范围的底片,因为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碳素印相工艺宽广且线性的影调范围的特性。在配合合适的最终介质使用时,影像作品表面会呈现出明显的起伏变化。

若想制作分色底片,首先需要从彩色数字影像文件中获取C、M、Y、K 4种颜色的黑白分色底片。以下操作是在Photoshop软件中进行的,因此不同版本的软件,其界面的选项布局和名称会略有差异。

(1)在设置图像大小时,需要为正像图片预留一定的白边作为安全区域,以避免受到“皱边”的影响。综合考虑后,设置好图片尺寸。所谓的“皱边”,指的是从最终承载介质表面脱离的明胶涂层。由于是接触印相,所以最终影像的尺寸由底片的尺寸决定。

(2)在Photoshop中,将文件的色彩模式转成CMYK模式:图像>模式>CMYK。

(3)打开“色阶”设置,滑动中间的滑块将参数设置在1.4—1.8之间,这可以让影像作品看起来更亮。

(4)添加安全框。为图像四周添加每边宽10毫米的白边。若要使用A4尺寸的透明胶片打印底片,底片上图像的最大尺寸需要控制在宽边150毫米、长边230毫米以内;若要使用A3尺寸的透明胶片打印底片,则需要使图像控制在宽边210毫米、长边345毫米以内。这样以便给对版孔和色阶条预留足够的位置。对版孔和色阶条在四色碳素印相工艺流程中都很重要。

(5)调整图像大小,确保图像适合底片的尺寸,并包含必要的对版信息,预留打孔区域。

(6)在Photoshop中,将图像从正像转为负像:图像>调整>反向。

(7)在Photoshop中进行打印:文件>打印,在“色彩管理”选项下,将“颜色处理”选成“分色”。

(8)展开“打印标记”选项,勾选所有设置。

(9)展开“函数”选项,勾选“药膜朝下”(这一步相当于是将原始图像水平翻转,但在碳素纸转移的过程中,又会得到自我修正,从而保持与原始影像的左右朝向一致),“负片”选项无须勾选,因为其已经在第六步时制作完毕。

(10)在“位置和大小”选项中,取消“居中”勾选,这样可以在打印预览页面中移动图像。在图像的长边,应预留3毫米的边距用来打孔。

(11)打印预览——确保C、M、Y、K页面显示所有对版的标记和颜色名称。必要时,勾选“缩放以适应介质”选项。

(12)打印——在“打印设置”选项中,选择最佳打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