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批评》简介
《摄影批评》这本书是由曹培鑫编著创作的,《摄影批评》共有44章节
1
致力专业核心教材建设 提升学科与学校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 我校15个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约160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11种) 广播电视编导专...
2
编委会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委会 主任:苏志武 胡正荣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永滨 刘剑波 关玲 许一新 李伟 李怀亮 张树庭 姜秀华 高...
3
目录
...
4
前言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的影像获得容易、传播方便。图片与视频成为社交媒体上不可或缺的传播符号。相较于古老的文字符号,它们似乎更有力量,也更有魅力。然而,人们在寻找、储...
5
第一章 什么是摄影批评
本章要点 1.理解批评的定义,了解批评的种类。 2.把握摄影批评的综合性,了解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和媒介语境。 3.明确摄影批评的价值,初步建立起批评的意识。 美国...
6
第一节 批评的定义
在日常语汇中,“批评”这个术语寓有负面的内涵:通常用来指负面评价或不赞成的行为。据此,大众传媒将批评家塑造成艺术法官或是手握评分表的判官形象。实际上,这种刻板印...
7
第二节 文学、艺术与摄影批评
自1839年诞生以来,摄影就不得不面对它同传统艺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摄影要在传统艺术观念面前不断争取空间,为自身辩护。对于“摄影是否是艺术形...
8
第三节 日常观看与摄影批评的区别
身处一个影像泛滥的“读图时代”,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是影像的观看者:一方面,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我们每天都要接收大量图片信息,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之下,一张照片从生...
9
本章小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手机、互联网所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网络打造了全球化的共享信息平台,形成了新的传播环境。在这一新的传播环境下,数码技术的普及运用,使摄...
10
第二章 摄影主题:我们看到什么
本章要点 1.理解什么是影像的主题,把握理解主题的几个角度。 2.把握主题与描述的关系,了解几种常见的描述对象。 3.体会描述、阐释与评价的关系。 4.掌握描述...
11
第一节 什么是主题
我们通常理解的一部作品的主题是:在读完一篇新闻或一本小说后,从书写的文字中归纳出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在看完一部纪录片或一部电影后,从长镜头或蒙太奇...
12
第二节 主题与描述
意图把握影像作品的主题,对其进行“描述”尤为重要。无论是静态的摄影作品,抑或动态的影视作品,“描述”都是明确主题的基础和前提。正如上一节中对于一幅照片主题的三个...
13
第三节 对影像的描述
对于影像作品中主体的描述,需包括以下几个因素:人物、事物、地点、事件以及上述因素的归纳性特点。这种对描述内容的分类容易与影像作品题材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影...
14
第四节 描述、阐释与评价
本章前面几节已经讲到描述对于把握主题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几个最常见的描述对象。但是,对于批评者而言,在描述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对影像进行阐释。关于阐释,我们将用一个章...
1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提示并启发读者:拿到一幅影像时,我们能看到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该怎样理解一幅影像的主题。把握影像的主题往往可以从主体、类型和话题这三个角度入手。理解主题...
16
第三章 摄影媒介:技术的袪魅
本章要点 1.19、20、21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 2.摄影技术发展与摄影审美。 3.从技术视角出发的摄影批评。 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院联合...
17
第一节 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批评
尽管摄影有着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历史,但其蕴含的本质问题无非是“什么是摄影”(What is photography?)和“什么是照片”(What is a pho...
18
第二节 20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批评
20世纪初,摄影已经被公认是一种正统的艺术形式,但它仍位居次要地位。因为缺乏与传统艺术创作的历史联系,摄影在艺术领域的身份地位问题常引发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
19
第三节 21世纪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批评
相较于20世纪摄影“艺术”的蓬勃发展,刚刚过去的16年中,“技术”又逐渐上升为时代主题,照相机技术和照片处理技术的进步创造出更令人震惊的影像奇观,传统摄影的式微...
20
本章小结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纵观摄影媒介发展百年历史,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从胶片到数码,照片清晰度已进入4K时代。从勉强显影的《窗外景观》,到3,650亿像素的勃朗峰...
21
第四章 摄影构成:规范与风格形成
本章要点 1.掌握构图与规范。 2.了解摄影风格的形成。 初学摄影的人,只要多在构成上认真揣摩,加以反复练习,就可以拍摄出一张符合视觉审美的照片,这是摄影技术带...
22
第一节 构图与规范
按照一般的说法,摄影构成常被简称为摄影构图,但摄影构成包含更丰富的内容。本章的论述采取简约的定义,专注于摄影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并将其统称为构图。 关于构图问...
23
第二节 个人风格的形成
摄影有章法可循又不拘泥于章法,构图之后,个人摄影风格的形成才真正促进了整个摄影艺术的向前发展。 如果说摄影构成是一种规范体系,那么各个摄影者依据摄影构图的基本规...
2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如何从摄影构成,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以及光线、拍摄、透视等角度赏析摄影作品。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是由点、线、面以及色彩、光线等元素组成的,为...
25
第五章 语境:观看与理解的框架
本章要点 1.了解影像的本质、影像社会语境的概念以及影像个体或组合对其阐释的影响。 2.明确摄影师与影像的关系、不同摄影时期摄影师的不同创作风格。 3.理解影像...
26
第一节 影像与社会语境
面对一幅影像作品,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它的外显形式,不过,吸引我们驻足欣赏的固然是它所呈现的直观画面,但更重要的是这张薄薄的相片背后所传达的力量。这力量需要我们...
27
第二节 影像与摄影师
对于影像作品来说,摄影师是它的创造者,更是它的语境的赋予者。摄影师应当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一个记录者还是一个参与者,应当介入还是旁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摄影师通过拍...
28
第三节 我们与影像栖居的共同境域
如果说摄影师是影像的创作者和主宰者,那么欣赏者则是影像生命保持鲜活并得以延续的关键。于我们而言,影像是社会语境的再现,是历史的凝固。不同的历史时期,摄影的整体风...
29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如何从影像的语境,即影像的本质、社会语境的概念、影像个体或组合,以及不同时期影像与摄影师、影像与解读者的关系等角度深入理解摄影作品。对语境的知晓有益...
30
第六章 类型:影像的归属
本章要点 1.了解影像分类的目的、方式和意义。 2.理解特里·巴雷特(Terry Barrett)将影像划分为六种类型的依据。 3.把握不同影像类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