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如何从影像的语境,即影像的本质、社会语境的概念、影像个体或组合,以及不同时期影像与摄影师、影像与解读者的关系等角度深入理解摄影作品。对语境的知晓有益于我们理解媒体摄影。影像作品如同过往的能指,它受到诞生时所处的言语环境和摄影师创作环境的影响,是对过去视觉化的呈现。我们的经验阅历与作品的语境信息决定着我们对影像解读的深度。影像无处不在,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产生和流传,也能够指代和阐释它们存在的社会情景。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影像也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对摄影师创作情境的还原,深入了解摄影师的身份、信仰、风格等信息,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影像作品。不同的时空环境,解读者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也在改变。在这个和影像栖居的共同境域中,语境不断改变,但是影像却一直如同历史生活之窗,丰富我们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认识,让我们在时空的拼接中进行反思

思考与研讨

1.摄影作品的语境对摄影阐释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评价单幅摄影作品的语境和多幅摄影作品组成的语境?

3.了解并分析玛格南图片社及其摄影家的特点。


[1]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759.

[2] 巴雷特.看照片看什么——摄影批评方法[M].何积惠,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10.

[3] 威尔斯.摄影批判导论[M].李际,陈伟斯,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3.

[4] Roland Barthes.The photographic message[J].Imagemusic text,1977.

[5] 顾铮.西方摄影文论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91.

[6] 顾铮.西方摄影文论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100.

[7] 顾铮.西方摄影文论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100.

[8] 巴雷特.看照片看什么——摄影批评方法[M].何积惠,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10.

[9] 顾铮.西方摄影文论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