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热带雨林

08 热带雨林

野生区域里也有大片的望天树林,其中不乏上百米高的参天巨树,小少年们把脖子伸直了,也很难看到它的树顶,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架势。

除了望天树外,林子里还有不少其他的野生树种,像常见的棕榈树、松树等等,这些树可比望天树矮小多了。

林子里光线不大好,阳光透过树木之间的缝隙,在湿漉漉的地面形成了一块块光斑。夏季本不是繁花盛开的时节,可雨林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倒也不乏美丽的野花。

“看,那边有几棵花树。”小机灵喊道。女孩子好像天生都喜欢漂亮的花儿,她边说边跑向那棵开了花的野树,水桶妹也兴奋地跑了过去。

原来是几棵不算高大的小乔木,树皮光滑,树枝多而纤细,叶片小小的,呈椭圆形,枝头的花是粉紫色的,一串串、一簇簇的,十分美丽。

“这不是紫薇吗?”聪明吴说。

“紫薇可是个好东西啊!”虎克说道,“它全身上下几乎每个部位都可以入药。而且,它的花期特别长,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可紫薇花可以从夏季开到秋季,素有‘百日红’之称。”

“这一株紫薇怎么了?”小机灵指了指一株紫薇,“你们看,它的叶片发黄,花也蔫了。是不是生病了?”

几个少年顺着小机灵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株紫薇蔫得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刘教授神秘一笑,蹲下身子,仔细查看那株紫薇的根部周围。

“它是被绞杀了。”刘教授说。

“绞杀?”几个少年大惊失色,好可怕的两个字啊!

“你们看。”刘教授说,“它的树干根部有一些藤蔓死死地缠住了它,依附着它往上生长,吸取了原本属于它的日光和雨水,紫薇日渐虚弱,而这株藤蔓却旺盛生长。”

大家看了看紫薇的根部,可不是吗,那株藤蔓不大,枝条互相牵连,跟蛇一样缠着紫薇树。

“藤蔓等植物依附树木生长,并最终将寄主缠绕、覆盖、绞死,这种现象被称为‘绞杀’。而这样的现象在雨林里十分常见。”刘教授说,“你们仔细观察周围,就知道了。”

“真的吗?”

少年们瞪大了双眼,周遭树木参天,植被茂密,而在阴暗的林子底部,果然有很多纵横的藤蔓,它们柔软而坚韧的身体在寄主身上纵横交错,攀附爬行。这些藤蔓肆意地生长着,看似杂乱,却集体向上。

藤蔓有很多种,大小形态各异,有的长得还挺漂亮的,比如有一株细细长长的藤蔓,攀附着一棵松树,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微风拂过,细条和小花随风摇曳,竟然还颇有几分美感。

“这些藤蔓太可恶了!”香蕉熊义愤填膺,“它们借助寄主的力量发展壮大,最后竟然还会杀死寄主,太可恶,也太可怕了。”

“存在即合理。”刘教授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就连我们人类,都必须遵守。被藤蔓缠上的林木也不一定会死。只要它们能不断地向上生长,也能长成参天大树,藤蔓的存在也算是对林木的一种鞭策和督促。”

“我才发现,这林子里几乎到处都是藤蔓。”小机灵说。

“是的。”刘教授点点头,“它们是寄生者、掠夺者,在雨林里,因为养料充足,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越往前走,周遭的环境就越发原生态,肆意而蓬勃。大量的植物散发出清冽而浓厚的草本香气,到处都是的藤蔓,有的盘绕在一起,形成了一张“蛛网”;有的生得粗壮,横在前方,挡住了去路。

终于,他们找到了一处平坦的,没什么阻碍物的空地。虎克摘了几片宽阔油亮的芭蕉叶子放在地上,让大家坐下。

聪明吴拿出了户外专用炊具,开始做午餐。

午餐是清水煮小糯玉米,再加上一些方便面条。玉米是昨天刘教授买的,还新鲜着。煮玉米的水也带着微甜,被少年们灌入了水壶。

雨林里不缺水,因此他们带的饮用水也不多。这一顿饭之后,水便所剩无几了。

“下午,我们可以一边走,一边收集水。”水桶妹说,“昨天这里下了大雨,好多树的树叶上都还有雨水呢。”

收集雨水这个活儿,大家可算是轻车熟路了。

吃过饭,大家在原地休憩了小半个钟头,才收拾好行囊,继续前行。

下午两点多,他们进入了雨林深处。这里的植物长得更加旺盛,遮天蔽日,林子里的空气也更为潮湿,闷热。

大家早已换上了轻便透气的雨鞋,雨鞋踩在地上,留下一个个坑坑洼洼的印子。

他们一路走来,见识了不少小动物,最多的是鸟,五颜六色、羽毛缤纷的鸟。大部分动物一听到人类的动静,就把自己隐藏起来,生怕被人类发现,可有一些小生物不一样——比如蚊虫。它们“嗡嗡嗡”地飞过来,围绕在大家身边,伺机而动。

这里的蚊子比别处的都大,“手”长“脚”长的,口器看上去特别明显,跟细针一样,被叮一下会钻心的疼。

大家抹了花露水,也摘了一些具有辛辣气息的植物叶片,揉碎了,挤出汁液,涂抹在裸露的皮肤表面,借此来躲避蚊子们的袭击。

可是,这里的蚊子实在太强悍了,再加上天气湿热,汗水会带走一部分身上擦的花露水和植物汁液,所以,不一会儿,大家的脸上、身上都被蚊子叮咬出了好几个包。

小机灵抓了抓膝盖位置,又拿出花露水,左喷喷,右喷喷。

“这些蚊虫真厉害,我喷了一身的花露水,自己闻着都要受不了了,它们却一点儿也不怕。”虎克说。

“会叮咬人和动物的蚊子都是母蚊子。”聪明吴说,“血液很有营养,能帮助它们繁殖后代;而公蚊子只吸食植物的汁液。”

“嘘——”正说着话,刘教授忽然神神秘秘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少年们不明所以,可也乖巧地闭上了嘴,不再开口。

虎克向刘教授挑了挑眉,似乎在询问什么。

刘教授指了指前方的一片草丛,再次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一向从容的脸上有几丝难以按捺的兴奋之色,双眼闪闪发亮。

大家看向了那片草丛,原来,那里有一只特别大的鸟,有多大呢——跟鸵鸟差不多大。这只鸟长得很怪异,头大,翅膀宽,尾巴长长的。它身上的羽毛是发亮的棕色,脖子上有鲜明的白色斑纹;嘴特别长,大大的、黄艳艳的,与头顶同色的“头盔”连接在了一起。它的嘴里叼着个什么东西,只见它一抬头,那东西被抛入了半空,它仰着脖子张着嘴,又把那东西接住,吞了进去。之后,又低着头,在地上找着什么。

“咔嚓”一声,刘教授摁下了照相机的快门。如此细微的快门声,那只鸟却听到了,立马展开巨大的翅膀,拼命飞走了。它长长的尾羽在空气中微微颤动,荡开了一圈圈美丽的弧度。

“哎呀!”刘教授懊悔不已,“我怎么忘了关闭快门声音了。”

“刘教授,这是什么鸟啊?”香蕉熊问,“是不是很罕见,很珍贵?刚才我看到您两眼直冒绿光……”

“什么叫两眼冒绿光,你说的什么话啊?会不会用词啊?”水桶妹拍了哥哥一下。

“这是犀鸟,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只生存在热带森林,世界范围内都比较稀少。我国的犀鸟主要生活在云南和广西,很罕见。”刘教授笑着介绍道,“刚才,它应该是在找掉落地上的野果子,或者土里藏着的昆虫。”

“它们是杂食性动物吗?”水桶妹说。

“嗯。”刘教授点点头,“它们吃野果子和小昆虫,有时候,还会捕食老鼠之类的小型哺乳动物。犀鸟成年后,雌雄结对生活,从不分离。”

聪明吴惊讶地说:“犀鸟也太专一了吧!”

“是啊,所以,犀鸟有‘钟情鸟’之美称。”刘教授说。

少年们在雨林里穿梭了一下午,见识了上百种新奇的动植物,也听刘教授讲解了一下午。

刘教授不仅是恐龙化石方面的专家,他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的珍稀动植物也如数家珍,这样渊博的学识,实在让人敬仰。

傍晚时分,一行人总算停歇下来,开始寻找露营地点。

在雨林中露营,必须找相对干燥的高地,再在营地附近挖几道排水沟,因为这里随时会下雨,帐篷扎在低洼地带的话,很容易被积聚的雨水淹没。另外,营地周围的杂草也必须清理,免得有蛇虫出没。

做饭的地方得离帐篷远一点儿,否则食物的香气可能会引来附近的野兽。少年们忙活了一阵,总算扎好了帐篷,做起了晚饭。

他们的晚饭是一锅乱炖——淘好的米加上一些蔬菜和肉干,再加水焖煮。出门在外,这样的一锅乱炖是大家最爱做的饭菜,方便、简单,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太阳渐渐西沉,林子里越来越暗了。

少年们吃饱了饭,在营地周围转悠。

“哇——”水桶妹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叹,“这是什么花?好特别啊!”

香蕉熊哑然失笑,无奈地摇着头,小机灵和水桶妹就是俩“花痴”。整个下午,她们俩一直都关注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在她们眼里,就算是路边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也是特别的。

“怎么特别啦?”香蕉熊懒洋洋地问。

“是黑色的呢!”小机灵说,“水桶妹,你找到的花真的很奇特!”

“黑色的花?我看看!”香蕉熊突然来了兴致。

几个少年凑到了两个女孩子身边,虎克看了一眼,便冲着营地大喊:“刘教授,刘教授,这里有一株黑色的野花,您要不要来看看?”

刘教授正坐在帐篷里写今天的日志,听到虎克的话,赶紧站起身来,朝少年们走过去。

刘教授走近一看,这株植物有半米来高,叶片厚实、扁平,像是缩小版的芭蕉叶子。长而粗的花茎从叶片根部抽了出来,顶端是一朵巨大的、造型奇特的花。

“黑色的花,花上还长了这么多‘胡须’……”聪明吴看傻眼了。

“嘿嘿。”水桶妹得意地说,“我就说嘛,我发现了一株奇特的花,哥哥还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

“这是老虎须。”刘教授观察了一番后说,“学名箭根薯,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很珍稀的一种植物。能在这里先后看到犀鸟和老虎须,咱们也算是运气极佳了。”

“在整个自然界,黑色的花并不多见吧?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黑色的花。”虎克说。

“的确,黑色的花朵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刘教授说,“老虎须的花也有深褐色的,我们运气好,碰到了一株黑色的花。”

“为什么啊?”小机灵说,“赤橙黄绿青蓝紫,鲜花不应该是五颜六色,各种颜色应有尽有的吗?为什么黑色的花那么罕见?”

“目前,业界对黑色花朵的研究还不够多,不够明晰。我有个朋友,是植物学家,他跟我讨论过黑色花的话题,所以,我才对老虎须有一定的了解。我那个朋友说,目前啊,有一些科学家和植物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黑色能吸收所有的光线,所以,黑色的花朵容易灼烧到自己,自然就比较罕见。还有老虎须的授粉方式,也是与众不同呢。”

……

picture

刘教授讲得口干舌燥,少年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每个人都竖着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

此次科考之旅让少年们增长了不少见识。且不说寻找恐龙化石本身是一种学习和获得经验的过程,沿途所发现和认识的各种奇花异草,也会让少年们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就像这株黑色的老虎须,真的是颠覆了大家往日对姹紫嫣红的花朵的认知。

大自然真的是妙趣横生呢!

科考笔记

黑色的花朵——老虎须

老虎须外形奇特的花瓣是竖立向上的,这样却不利于吸收光线。有专家认为,大部分花繁衍后代是靠昆虫为媒介授粉的,不同的昆虫喜欢的颜色也不一样。所以,很多花的颜色经过漫长的岁月,由传粉的昆虫选择进化而来。黑色的花在进化中缺乏选择动力,所以,自然界中能开出黑色花朵的植物十分罕见。

老虎须没有气味,无法吸引昆虫,也几乎没有花粉花蜜,关于它的授粉方式,曾经一度成为科学家们的破解难题。后来,有人做了实验——给老虎须套袋,隔离所有潜在的传粉媒介,结果被套袋的老虎须依然能够结出果实。由此得出结论——老虎须是一种高效的自花传粉植物。这在植物界是比较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