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跳舞的草

10 跳舞的草

他们在几棵大树的树荫下停了下来,虎克掰了几片芭蕉叶子,垫在地上,让大家坐下。

水桶妹拿出了一块巧克力,掰了一半,分给小机灵,余下的半块,一股脑地塞进了嘴里,大口咀嚼起来。

“你这么快又饿了吗?”香蕉熊笑道,“哈哈,真是个小饭桶。”

“你还说我呢,刚才,是谁又吃了一大块压缩饼干?”水桶妹给了哥哥一个白眼。

“你们看看,我身上的红疹是不是又消退了些?”小机灵问。

“我看看。”聪明吴凑到小机灵身边,“嗯,好像是的,你脸颊上的红疹几乎已经淡得看不出来了。”

“啊!”水桶妹忽然叫了声,“大家小心!有野兽!”

其他人吓了一跳,本能地站了起来,往后退。

“哪儿?”虎克警觉地问,说话间,他已经打开自己的背包,拿出了一把小匕首。

“那儿——”水桶妹指了指附近的一丛灌木,“那丛灌木在动!”

“是不是风?”聪明吴问,“按理说,一般的野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见我们靠近了,也会主动把自己藏匿起来,除非是一些攻击性极强的野兽……”

“还在动!”水桶妹害怕地说。

“动得那么厉害,不可能是风!”她指着一大丛灌木,表情惊惶。

那丛灌木大概有几平方米大小,1米来高,就长在一棵松树下,郁郁葱葱的。

“唰唰唰——”灌木丛颤动着,发出了细微声响。

是真的,水桶妹没看错,它们真的在动,动静还不小!这样的动静不可能是风造成的,而且,现在这林子里根本没风,空气都近乎凝滞了。

“噗——”,刘教授忽然笑出了声,在这样凝固而紧张的氛围下,显得分外奇怪。

几个少年惊讶地看着刘教授,后者却摆摆手道:“抱歉,抱歉,我不该笑的。你们放一百二十个心吧,不是野兽。”

不是野兽,那又会是什么呢?

“哇!”虎克也忽然笑了,“我认出来了,那灌木是不是跳舞草?”

跳舞草?其他几个少年面面相觑。

“的确是跳舞草。”刘教授说,“它们在‘跳舞’,成片的跳舞草舞动,发出了‘唰唰’声,倒把我们吓坏了。”

“跳舞草?”小机灵傻眼,“会跳舞的草?”

几个少年走到了那丛灌木旁边,仔细打量着。跳舞草茎干细直,叶片呈长条形,形似柳叶,它们上下摆动着,就像一群翩翩起舞的少女。神奇的是,这种跳舞草还长着两种叶片,但是舞动的都是小叶片。

“它们为什么会舞动呢?”水桶妹好奇地问。

“嘘——”刘教授说,“大家先安静一下,别出声。”

现场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下来,那些跳舞草的叶片竟然也随即静了下来。

“说话吧。”刘教授说,“你们再看看小叶片。”

刘教授开口的时候,那些小叶子竟然又动了起来。

香蕉熊嚷道:“我知道了,叶片是对声波产生了反应!”

“正是如此。”刘教授说,“这些小叶片实际上是长在跳舞草叶片两侧的线形小叶,而这些小叶之所以会舞动,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光照、声波等因素影响。”

“我们不说话的时候,它们是不是就不动了?”聪明吴问。

“并不是,我们闭口不言的时候,它们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也会绕着叶柄处转动,只是比较缓慢,看起来不那么明显罢了。”刘教授说,“因为此刻,光照、温度什么的都趋于稳定和平衡,变化不大。”

“滴答——”刘教授话音刚落,一颗大而亮的水珠从天而降,落到了他的头顶。

“滴答滴答——”紧接着,又有数十颗水珠滴落下来。

“怎么了?”聪明吴抬头看,不知何时,树木缝隙中露出来的一角天空已经变得晦暗无比。只是密林里本就光线暗淡,他们几个竟然毫无察觉。

“滴答滴答滴答——”无数豆大的水珠狠狠地砸了下来,落在皮肤上,竟然隐隐生疼——下雨了,而且,是突如其来的暴雨,除了天色变暗外,闪电、打雷之类的征兆,竟完全没有!

“哗啦啦——”几乎是顷刻之间,滴滴答答的小雨演变成了瓢泼大雨。刘教授一行人几乎全身都湿透了。

“赶紧换雨衣。”刘教授大喊,他的眼镜镜片上沾了好些水珠,看东西都不大真切。

几人赶紧穿上了雨衣,又拿出了帐篷包,以最快的速度支好了帐篷,躲了进去。

大家在各自的帐篷里换了干爽的衣服,就静静地等待暴雨停歇。

“啪啪啪——”急促而密集的雨点打在帐篷布上,发出一声声脆响。

鸟鸣声消失了,昆虫也停止了低语,连“活力四射”的跳舞草也在暴雨的打击下垂了“头颅”。被大雨包裹的雨林里一片寂静,只余下雨声。

香蕉熊无聊地打了个哈欠。

暴雨大约下了半个小时,骤然停歇。雨过天晴,天边挂上了一轮绚丽的彩虹,当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林的低处积了一些水,形成了一些亮亮的水洼。

“呱——呱——”一些林蛙钻了出来,在水洼里跳跃、鸣叫,寻找着同伴。

空气愈发湿润了,大家才换好的衣服,似乎又微微发潮了。

几个少年收了帐篷布,用力一甩,布上的水珠便飞溅出去。收好帐篷后,他们把刚才换下来的湿衣服搭在了附近的树枝上晾晒。

几只大大小小的蜗牛也爬了出来,在草丛里懒懒散散地蠕动着。

“这就是雨季啊!没有任何征兆的暴雨,淋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刘教授感慨道。

“你们看,乌龟。”水桶妹指着一只从水洼里爬出来的小乌龟,兴奋地说。

那是一只还未成年的小乌龟,只有巴掌大小,龟壳是深褐色的,表面分布着一些菱形花纹。它的脖子有点儿长,直往前伸,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这是不是蛇颈龟?”香蕉熊问,“看,它的脖子长长的。”

刘教授走到小乌龟身边,蹲下身子,用手点了点小乌龟的脑袋。

小乌龟害怕了,赶紧把脑袋缩回了龟壳里。

“这不是蛇颈龟。”刘教授说,“蛇颈龟的脖子更长,而且无法收回到龟壳内。”

“那这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有没有蛇颈龟啊?”小机灵问,“刘教授,之前我们在考察的时候,不是看到过本地出产的蛇颈龟化石吗?当时您也说过,恐龙虽然灭绝了,可蛇颈龟这个物种存活了下来。”

“是的。”刘教授说,“蛇颈龟产于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而在侏罗纪时期,它们却广泛分布于我国境内,以现在的四川盆地最为常见。侏罗纪之后,随着漫长的地质变迁,它们渐渐在华夏大陆上绝迹。目前,它们只少量分布于刚才我说的那几个地方,因为数目稀少,它们已经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

“啊?”小机灵惋惜地说,“好可惜啊,我还从来没见过活的蛇颈龟呢!”

“刘教授,有没有在海洋里生活的恐龙呢?”聪明吴好奇地问。

“据我了解,目前,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完全水栖的恐龙。一些普通人耳熟能详的动物,像鱼龙、上龙、沧龙等水生爬行动物,虽然名字里带了一个‘龙’字,但都不是恐龙。不过,恐龙当中有一些疑似半水生的品种,这些恐龙平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候也会下水捕食鱼类。”刘教授说,“还有一类恐龙,主要捕食鱼类,它们被称为食鱼恐龙。这一类恐龙,大多属于兽脚亚目类恐龙,其中的主要代表有虔州龙、单脊龙、恶龙、南方盗龙、蜥鸟盗龙等。”

“兽脚亚目类恐龙?”小机灵问,“这是什么类别啊?”

“这是恐龙的一个品类,这一类恐龙都是肉食性恐龙,目前来看,最早出现的食鱼恐龙是生存在三叠纪末期的中国双脊龙。而已知最晚的食鱼恐龙是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同样来自中国的虔州龙,后者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中国江西赣州。”刘教授答。

“双脊龙?我们曾在博物馆里看到过双脊龙的化石,也听刘教授您讲解过它的习性。”虎克说,“可是虔州龙嘛,我们就知之甚少了。”

“虔州龙的化石是在一个建筑工地上被发现的,它们是霸王龙的一种,是危险的古老掠食者。跟普通的霸王龙相比,它们的模样很是奇特。虔州龙头颈部几乎占据了体长的70%左右,它们的吻部很长,牙齿也很狭窄、细长。”刘教授说,“这样的身体构造,更适合扎到水里去捕鱼。”

水桶妹一知半解:“刘教授,恐龙生活的年代气候温暖、湿润,食草动物也好,食肉动物也罢,都不缺少食物。这些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为什么会去捕鱼呢?食鱼恐龙甚至专门以捕鱼为生。”

“在动物界,从来就没有食物充沛这一说。”刘教授笑着说道。

“大多数恐龙体形巨大,对食物的需求量也十分惊人。捕鱼这一习性可以避免激烈的食物竞争,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打斗。要知道,不少恐龙都是在争夺食物的过程中丧命的。有的时候,气候不好,植物长得不繁茂,陆地上的食草恐龙也会相应减少,一些平时以捕捉大型食草恐龙为食的食肉恐龙也会捕鱼。”

少年们听得津津有味,小机灵更是竖起了大拇指:“刘教授,您真是一本行走的恐龙百科全书。”

科考笔记

跳舞草

跳舞草会“跳舞”,是因为受外界的光照、声波等多种因素影响。跳舞草对光极其敏感,研究发现,当有太阳照射的时候,外界气温上升,跳舞草的水分加速蒸发,内部的海绵体组织会膨胀,叶片就会左右摆动。光线越强,它们摆动的速度就会越快。叶片中的海绵体组织对声波也很敏感,所以有人说话的时候,它会加速摆动,仿佛在跳舞。

目前,跳舞草是自然界中唯一会对声音产生反应的植物。因闻声而动、伴歌而舞的特点,跳舞草有极强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