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德育的探索》简介
《创造性德育的探索》这本书是由.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心编创作的,《创造性德育的探索》共有66章节
1
前 言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正如著名科学家严济教授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课是一种科学的演说,教学是一门表现艺术……”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是相互联系、相互依...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中国道德教育 一、中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三)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四)实践性与科学...
3
中国道德教育
在人类共同瞩望的新世纪中世界将经历新的巨变,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挑战和光荣、艰巨的使命:科技革命高涨、知识经济崛兴与中国现代化新进展对它提出时代要...
4
一、中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
面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和艰巨使命,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国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走一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发展道路,努力构建...
5
(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这是就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功能来看。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将完全摆脱在原有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基础上建立的陈旧模式,摒弃“回归传统”或“移植西方”的“济世药方”,真正立...
6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这是就道德教育的源流和特色来看。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代化建设实践为依据,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原则,继承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优良...
7
(三)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这是就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将不再单纯是从外部施加给人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
8
(四)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就道德教育的重心和方式来看。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将改变理论“灌输”为主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而以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实际思想道德问题、以指导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
9
(五)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这是就道德教育的结构和体系来看。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将打破单一、封闭的旧格局,建成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大德育”新体系。根据人的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和影响人思想道德素质...
10
二、中国道德教育体系的创新
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它的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进程即是创新的进程。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也正是在中国道德教育体系的创新中形成和体现的。...
11
(一)中国道德教育目标的创新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目标的创新,指要主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
12
(二)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按照中国道德教育的新目标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贴近和关注...
13
(三)中国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要根据中国道德教育的新目标新内容,总结历史和现实的道德教育经验,切实贯彻主体性、实践性的基本原则,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
14
(四)中国道德教育体制的创新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体制的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变迁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现代道德教育规律,构建中国道德教育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
15
(五)中国道德教育教师的创新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教师的创新,要使教师主动适应和促进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造就队伍宏大、能够担当育人重任、堪为人之师表的新世纪中国道德教育教师。 “教育...
16
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
近两年来,“创新”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对创新与教育的关系人们作了很多探讨,但在众多关于创新与教育关系的著述中,论及德育的很少。所以要给德育以应有的关注,要充...
17
一、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
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的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培养、发展主体的创造性是现...
18
二、德育在培养主体创造性方面的任务
主体创造性发展的价值引导是德育的首要任务。创造性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我们要有效地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又使人们的聪明才智用到对人类、对社会有价值的创...
19
三、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做贡献
1.改变我们的德育及整个教育行为,建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德育。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儿童观或学生观,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能。20世纪30年代末我国著名的教育...
20
德育概述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
21
探索学校创造性德育
如何遵循学校工作的规律和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来开展德育工作,是当前德育改革的紧迫问题。 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少先队要立志“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贡...
22
一、团队一体化的内涵
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共存的环境中,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融为一个整体,扩大团队组织在六-九年级四年中的交叉、相容和覆盖,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消除团队分家、脱节现象,...
23
二、基本原则
1.队为主体,团为主导。少先队组织在共青团的领导和指导下,和本校共青团组织共同实施团队一体化建设,以少先队为基本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团组织做到认识全面、指导有...
24
三、团队一体化的基本内容
1.团队组织建设一体化。将团组织的建设提前,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延长到九年级毕业,增加团队的覆盖面,增强团队组织的战斗力。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学校建立团队一体...
25
四、具体操作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身心发展水平不平衡,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跟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订出不同的培养目标...
26
不良品德行为矫正方法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在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
27
一、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中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
28
二、对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自尊心较强,只要教师弄清情况,了解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矫正的。一般认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可以分为...
29
三、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的内涵
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统一于德育范畴之中,又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德育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
30
四、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的区别
那些主张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结合的教育者与学者往往重视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的联系,在他们看来,心理教育与传统德育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联系:心理教育是学校传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