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篇之五十六个民族和睦一家(2)》简介
《爱国主义篇之五十六个民族和睦一家(2)》这本书是由.孙杰,晓慧等编创作的,《爱国主义篇之五十六个民族和睦一家(2)》共有124章节
1
前 言
泱泱中华,人杰地灵,自炎黄以来,中华文明历经几多朝代,日益鼎盛,影响遍及周边国家。虽然近代百年遭受了许多耻辱,但这并不能摧毁我中华民族之基业。新中国建国后,特别...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民族概况 社会经济 文化艺术 民族服饰 饮食习俗 特色民居 婚俗文化 以“竹”自称的民族——仡佬族 民族概况 ...
3
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
4
民族概况
历史上异地而住的鄂温克族居民,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
5
社会经济
由于鄂温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聚居于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数以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住蒙古包,过游...
6
文化艺术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有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谚语、谜语等,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和斗争的事迹,如“人类来源的传说”、“英雄猎人的故事”、“金鱼姑...
7
民族服饰
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内蒙古和黑龙江。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它为鄂温克族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财富——木材和野兽。 内蒙古大兴安岭以南从事农业的...
8
饮食习俗
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
9
特色民居
过去,游猎在原始森林中的鄂温克人,因为有驯鹿群做运输工具,使他们的游动性很大。住着一种非常简单,适合游猎的圆锥形“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柱”,它高约一丈,直...
10
婚俗文化
鄂温克猎民的婚姻一般包括求亲、订婚、结婚几个阶段。临近婚期,男方家不管离女方家多远,都要迁到女方家附近。结婚之日,新郎在父母亲友的陪同下,带上送给女方的10只驯...
11
以“竹”自称的民族——仡佬族
...
12
民族概况
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义、仁怀、安顺、关岭、普安、清镇、平坝、黔西、大方、织金、金沙、贞丰、晴隆、六枝...
13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红薯等作物。作物靠天生长,水、旱、雹、虫等灾害频繁,粮食单产低下。采集桐子、栓皮,编织竹器...
14
文化艺术
仡佬族创造了优美的文化艺术。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故事、谚语较多。民歌可分为山歌、儿歌、酒歌、孝歌四类。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
15
民族服饰
古代的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长)。用布一幅围于腰际,无摺皱,有如桶状,谓之“桶裙”。裙有以布为之者,有用羊毛织成者。各地桶裙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男子皆...
16
饮食习俗
仡佬族食粮,住平坝丘陵者以大米、玉米为主,居高山者以玉米、薯类为主。农忙季节日食三餐,农闲多食两餐,正餐之外,尚有“过早”、“歇闹(歇劳)”、“宵夜”等习俗。肉...
17
特色民居
务川仡佬族居高山者房多低矮,向阳避风;平坝房屋稍高,多依山麓而建。旧多同宗族聚居,或毗邻建造,遂成村寨。近代多独立建造,相望而不相连。一般住宅以木结构居多,土木...
18
婚俗文化
仡佬族旧时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为一夫一妻制,也有豪富者抛妻再娶或重婚纳妾。可与其他民族通婚,但同姓不婚,韩何二姓不婚,邓家坝一带张邓二姓不婚。姑表、...
19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
20
民族概况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等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占92%,分布也最广。汉族有自己...
21
社会经济
汉族主要是农业民族。绝大部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少数居住在大陆沿海及岛屿的渔民从事海洋渔业生产,还有极少数进入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 中原的一些古老城市已经有...
22
文化艺术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
23
民族服饰
从形制上看,汉族古代服装主要有裙服(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是裙)、袍服(即深衣,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裤服等类型。其中,裙服中的冕服为帝王百官的上等礼服;袍服(深...
24
1.古代男子服饰
裙服之中,以帝王衮冕最为华丽。先秦衮冕之制,分上衣与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像天;裳多黄色(黄裳),以像地。也有浅绛色的。玄衣广袖,上面用朱(赤红)、白、苍(...
25
2.古代女子服饰
妇女服装,王后及贵妇的礼服多为深衣型,如《礼记》上列举先秦的揄狄、阙翟、鞠衣、展衣、素纱都属深衣类。揄狄、阙翟为祭礼服,上绘(绣或织)五色翟(锦鸡)形图画。鞠衣...
26
3.古代履鞋
汉族男女足下均着履,其式样有履头上翘成笏头(长方牌形)、凤头的,也有一般的翘尖鞋,还有平头及圆头的。履又可细分为舄、屦、鞋。靴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引进的式样。南方有...
27
4.近代男女服饰
近现代以来,汉族服饰大变。辛亥革命以后,作为封建统治者上层,礼服上的冕服等、男子广袖裙服,以及服装繁缛的章纹、佩玉、组绶等早已完全被淘汰,清代官服也被捐弃。代之...
28
5.现代男女服饰
1949年以后,大陆趋于统一。城市各阶层男子不分礼服与常服,一律穿干部服,有帽子,形制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军装,上衣有四个口袋,有袋盖,只是变军装的草绿色为青...
29
饮食习俗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
30
特色民居
汉族分布地区广,传统民居依地区不同而产生不同式样。 北京四合院以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为主体。正房两边是耳房。正房前面是中心庭院,庭院东西南侧是厢房,厢房两边也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