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仡佬族创造了优美的文化艺术。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故事、谚语较多。民歌可分为山歌、儿歌、酒歌、孝歌四类。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长短句组成。韵律虽不规则,但比较完整,唱起来悦耳动听。近代,受汉族诗歌体裁影响,多用七言绝句或古风体,并多借用汉语词句。由长短句构成的不限句数的诗歌,变为七言四句的诗歌,由不规则押韵变为有规则的押韵反映了仡佬族民歌的演变过程。仡佬族群众中善歌的人,既是歌手又是诗人。民歌的人民性很强,它反映了仡佬族人民的爱与憎。民歌内容多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和歌颂青年男女爱情的,也有记叙历史故事和总结农事经验的。很多民间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贪婪,如《勇敢的姑娘》,叙述人们在阶级社会里对恶势力的斗争;《聋兄瞎弟偷羊》,诙谐地讽刺私心重的人;《谷种的来源》,则带有神话的色彩。仡佬族音乐舞蹈具有朴素而优美的风格。乐器有二胡、月琴、横箫、笛、唢呐、锣、鼓等。《八仙》、《招柳》、《晒粮花》、《南山北》等乐曲,富有民族特色。仡佬族群众还喜欢吹木叶,即用一种树叶吹奏曲子。“打花龙”、“打篾鸡蛋”、是仡佬族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花龙”是用细篾编成的比乒乓球稍大的小球,里面装碎碗片和一二枚铜钱或小砂石,使其相撞成声。打时,两人一组,男女老幼皆宜。“篾鸡蛋”是用竹篾编织成的球形物,比花龙稍大,里面塞满稻草,打时每队三五人,可以手送脚踢,沾身便算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