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病因

冠心病的病因

冠心病的病因仍不清楚,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该病可能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即由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精神紧张等。如果这些危险因素不能很好控制,则可加快或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通常所讲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都是冠心病的类型之一。

1.遗传因素

追踪冠心病病人的家族史,可见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有人观察到双亲中有一人患冠心病或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其子女的发病率可高出双亲均正常者2倍;如双亲都患冠心病或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其子女的发病率可5倍于正常者。还有报道,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其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国外已经先后成功地培养出纯种的先天性高血脂鼠和低血脂鼠,易患粥样硬化鸽和耐粥样硬化鸽,充分支持遗传因素在冠心病发病学上的作用。

冠状动脉疾患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这种遗传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出生后的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冠状动脉疾患的遗传倾向可能与其诸多的危险因素有关。冠状动脉疾患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

2.精神因素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性格、精神因素的关系不大。另一种意见认为:性格易紧张及遇事易兴奋者,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之遇事不慌不忙者要高出6倍。国外有关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精神因素多忽略,而国内学者却颇为重视。据上海调查冠心病239例,认为从事脑力劳动,长期精神紧张、工作紧迫者易发病。人群中属A型行为(好胜心强,有敌视情绪,好攻击,缺乏耐心)者,冠心病发病率占75.73%,而属B型行为(与上述相反)者发病率低。其中有明显社会心理应激发病因素(夫妻不和、工作不愉快、儿女关系紧张、离婚、丧偶等)者占35.14%。

3.环境因素

受寒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的一个常见诱因。我国北京地区的医务人员,经过长期观察,认为在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这一段时间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最高。我们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中也发现,不少病人是由寒冷诱发。

4.其它因素

除上述几种因素外,其它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1)吸烟

吸烟对人是有害的,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吸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冠心病四个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超重、吸烟)之一。

(2)饮酒

从古至今,对于饮酒的看法都是毁誉参半。所有的酒,都含有酒精。如人们常常喝的白酒、葡萄酒及其他果汁酒、啤酒,只不过含量多少不一样而已。酒精对人体是有害的,它对人的心脏、肝脏、消化道粘膜、中枢神经系统都会造成损害。大量酒精不仅增加心脏的负担,损害心肌,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还会影响肝脏功能,抑制脂蛋白脂肪酶的溶脂活力;酒精还可诱发甘油三脂上升,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患冠心病的人从原则上讲是不能饮酒的,大量饮酒就更不应该了。

(3)饮食结构

身体健康离不开丰富的营养,而营养从何而来?饮食上来。而饮食标准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就好?并非如此。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保持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是营养的平衡搭配。打破了这种平衡,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4)年龄

冠心病的前奏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资料表明:这种硬化,在40~49岁占63.7%,50~59岁为77.25%,60~69岁为87.09%,70岁以上占100%。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以40岁以上的人为多。一般情况下,中年以前较少疾病,一到中年,疾病就逐渐多起来:头上开始有白发,视力下降,看东西发花,牙齿松动、脱落,胃口也差了。所以在中年以后出现冠心病这样的疾病,是不足为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