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因素
糖尿病的病人,常在同一个家庭中发现。据统计,大约每4个病人中就有1位,他的有些亲戚也得糖尿病。有位学者统计,严重的病人有35%会遗传,而轻微的病人有20%。另位学者统计,儿童糖尿病患者有50%有家庭性。
早在16世纪,这种遗传的趋向就被发现。一般观念认为它是隐性遗传。假如两个糖尿病患者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从理论上说)全部都会患糖尿病,如果一个糖尿病人与非糖尿病人结婚,则他们的孩子都不会得糖尿病,可是却带有遗传因子,假如一个糖尿病患者与一个带遗传基因者(他没得糖尿病)结婚,则有1/2的小孩可能得糠尿病。当两个带遗传基因的人相结合,则有1/4的小孩可能得糖尿病。
这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糖尿病并不完全依照这种遗传方式进行。依据美国卫生部的调查结果,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与一个本身非糖尿病、却带有遗传基因者结婚,理论上,生下的孩子有1/2会得糖尿病。但实际上仅有1/4的人发病。如果两个有遗传基因的人结合,则理论上其孩子有1/4可能得糖尿病,但实际上仅有1/8以下的人发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疾病,但究竟如何遗传,至今仍未有人揭开真相。一则是统计方面上的困扰,譬如有的人直到70岁才发病;另则是诊断方面的困扰,至目前为止还无法百分之百诊断出潜伏性的糖尿病。所以学者很难得到正确统计。加上糖尿病的发病因,还有肥胖、感染、以及怀孕等因素,因此更增加这项研究的难度。
倘若糖尿病是依隐性遗传,则将有如下之4种情况出现。所谓糖尿病带因子者是指那些带有遗传因子的人,但他却未得糖尿病。
①父母中有一人得糖尿病,另一人为完全正常者,则所有孩子不得糖尿病但他们却成带因子者。
②父母中两位都是带因子者,结果有75%为带因子者,而25%的人得了糖尿病。
③父母中有一人为糖尿病患者,另一人为带因子者,则孩子有50%患糖尿病,另50%为带因子者。
④若两个糖尿病人结婚则所生孩子均为糖尿病患者。
2.性别、种族因素
依据杰索林(Joslin)的研究,性别与糖尿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男性在60岁之后得糖尿病的机会才增加,而女性却在50岁就有很多人罹患了。此外,犹太人有5岁的小女孩就得这种病的。在儿童、青春期、青年期及壮年时,男女得病的机会相等。
犹太民族、意大利人、印度人比其他民族的人容易患糖尿病。至于为何如此,学者还未获得结论。有些学者注意到他们爱吃东西,有些则认为这三种民族中,神经系统敏感的人较多,容易引起这个疾病。
3.生理因素
(1)年轻时操劳过度,未能及时调治,使机能受到损害;
(2)由于患病或先天衰弱的影响,生理机能提早衰退;
(3)肥胖的人由于脂肪在身体一层层地堆积,过多的脂肪影响心脏、肾脏、肺部、肝脏和血管障碍,使胰腺的功能衰竭。
4.病理因素
(1)胰岛病变(特别是B细胞),可引起该病。如患胰腺炎、胰腺癌、创伤等;
(2)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生长激素)过多,对抗胰岛素;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厚;
(4)精神创伤和持久性精神紧张,脑部疾患如脑震荡、脑炎等。
此外如感冒、喉咙痛、肺炎和下痢等病,都可能伤害胰腺,使腺体不能正常地制造胰岛素,供应身体需求。这时便会出现血糖浓度升高的现象,而使病人产生失去体力、尿糖、多尿等症状。在肝脏或胆囊受到慢性感染时,亦影响胰腺的功能,如果伤害情况严重也会引起糖尿病。
5.生活因素
(1)纵欲过度或手淫过度以致机能受损;
(2)饮酒过度,久之烧坏肝脏;
(3)平时不注意清洁卫生,患了感染症,使滤过性病源体的抵抗力减弱,血糖值升高;
(4)精神上过度的痛苦、紧张或疲倦,长时间反复刺激神经系统,使胰腺受伤。
以上几种因素,都能使人患上糖尿病,因此,平时应特别注意,尤其是带糖尿病因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