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打造参与式线上线下钢琴教学情景体验平台

四、教学模式:打造参与式线上线下钢琴教学情景体验平台

(一)借助大数据手段开展个性化钢琴教学

在高校音教专业钢琴互联网教学活动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行为数据。通过与社会上第三方大数据技术运营商合作,借助大数据系统运营平台,可对学生日常钢琴学习中的相关数据开展科学分析和深入挖掘。大数据系统手段也可以帮助钢琴教师更准确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钢琴教师可根据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定制化钢琴教学。通过大数据分析,也帮助钢琴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想法与学习需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技术和能力,使钢琴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目前,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轻理论”现象,部分因为“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部分也由于学生自身对于理论课的轻视,造成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足。因此,对于钢琴教学中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进行有效测评也成为客观需要。关于钢琴教学理论课知识掌握测评不应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试,而应结合各知识点分布状况,通过大数据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难易度的测试题目,从而更精准有效地考察钢琴学生理论课程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知识储备。

(二)形成线上研究性学习和游戏式分享教学创新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成为钢琴教学资源和学习心得分享的重要平台。当下,互联网已成为钢琴教学课堂外更广义上的信息及知识来源,并大大地降低了传播时间和成本,推动了教育公平机制的完善。从程度上来说,互联网所发挥和承载的作用并不逊色于传统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等发明成果对文化教育的传播作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钢琴教学资源传播和获得的方式,也间接消解了钢琴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颠覆了传统固化的钢琴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钢琴教师应积极营造线上研究性学习和游戏式分享的教学创新平台,将以往线下“教师主导的喊话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游戏化教学模式”。钢琴教学课堂内容也应考虑到静态化的传统教学内容与动态化的互联网钢琴教学内容的协同互补,将钢琴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呈现,如设计制作钢琴课堂知识闯关网络互动游戏、钢琴识谱读谱小组大PK、微信分享游戏等。通过游戏化分享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对钢琴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学生对钢琴教学的主动关注度和参与度,利用实体课堂与互联网游戏化课堂相结合,进行研究性钢琴学习和创新思考的启发与引导,推动学生参与和分享教学问题和经验成果,利用虚拟的游戏化学习环境,拓展课堂时空领域。

(三)构建线下场景化多媒体钢琴体验教室

随着云存储、大数据平台等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广及应用,更多教学资料及工具图书逐步被数字化、数据化。数字化媒体形式融入图文、视频、音频、动画、三维虚拟仿真场景等多种方式,并借助超链接形式,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机整合,使信息变得更立体、生动,并为构建生活化钢琴教学场景空间提供了可能。

场景化的多媒体钢琴体验教室,为高校钢琴教师通过互联网音乐资源开展教学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高校应增强对场景化多媒体钢琴教室的建设力度。例如,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多媒体钢琴教室中向学生展示弹奏时手指、手掌、手腕、手臂等部位的正确直接的弹奏体验;在音乐鉴赏课中,穿插来自互联网搜索的不同国家、不同作者、不同时期、不同作品风格的音乐资料,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史教学中,可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对学生收集的网络影音、图文资料进行展示等。

如今,伴随高校教研设备与互联网的不断深度融合,传统教学形式也正走向多元化。除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之外,虚拟现实技术也逐步走进课堂。钢琴学生可通过VR眼镜,结合钢琴教学VR软件,通过钢琴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钢琴教学场景虚拟互动再现,更形象深刻地感受到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互动体验中逐步提升自身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借助场景化多媒体钢琴教室,教师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钢琴教学资源,优化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学生也可更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内外钢琴教学实践中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四)整合多媒体渠道营造碎片化钢琴教学空间

目前,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未注意到采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将师资与钢琴学生及爱好者的碎片化钢琴教学时间资源进行高效联结使用,以有效提升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素质与水平。为此,有必要通过多媒体渠道来整合利用碎片化的钢琴教学资源,营造全息化的钢琴教学空间。

一方面,可考虑建立钢琴教学APP,其内容可涵盖“钢琴名师课堂”“钢琴兴趣部落”“钢琴知识资料库”等模块及内容。在“钢琴名师课堂”中,可邀请知名钢琴教师入驻,开设个人主页或专栏等形式,教师可在APP上开设直播公开课、上传教学课件,学生则可订阅相关课程并对课程进行点击互动。教师可在课程中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完成,在下次课程中进行评阅;“钢琴兴趣部落”则类似于一个兴趣小组式的学习互动交流社区,学生可根据兴趣及学习需要加入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兴趣部落也可经常组织相关钢琴学习沙龙,帮助学生进行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钢琴知识资料库”则可帮助学生及时查看精选课程与配套的辅助资料,并配有相关音乐史、音乐鉴赏及其他“跨界互涉”学科的相关链接及内容等。

另一方面,可通过开设iPad音乐课堂、手机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定期的钢琴课堂教学知识点及音视频的推送服务,有效地利用师生课堂外的零散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营造多媒体碎片化的钢琴教学空间,逐步形成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网络新媒体联盟,推动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资源优势整合互补,全面提升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师生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