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的外形特点与结构形式
2025年08月10日
1.潜艇的外形特点与结构形式
潜艇和水面舰艇不同,它不仅能在水面航行,还能潜入水下航行。在艇体外形方面,现代潜艇一般干舷很低,甲板很窄,上层建筑很小,只有一个舰桥。为了减小航行阻力,潜艇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艇形:一是流线型,它是由水面舰艇演变来的,艇体细长,长宽比通常为11~12:1,这种艇体外形一般适用于常规潜艇。二是水滴形,它形似一滴水滴,艇首粗而圆,艇尾细而尖,长宽比为7~8:1,是50年代以后发展的一种新艇形,主要特点是流体阻力小,适合于长期水下航行的攻击型核潜艇。三是拉长了的水滴形,这种艇体较长,适合在中部装载导弹,所以常用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四是鲸鱼形,艇首类似流线型艇体,其余部分类似于水滴形艇体,主要适用于常规潜艇。
现代潜艇的艇体结构分为双壳式和单壳式两种,双壳式艇体就像保温瓶的结构一样,类似于保温瓶胆的那一层叫耐压壳体,常用HY-80、HY-100或钛合金等高强度钢或合金材料制成,一般能耐300~600米深水的静水压力,耐压壳体内装有所有电子、机械、鱼雷等设备和武器,人员生活、居住和作战也在其中。非耐压壳体是用一层薄钢板焊接而成,主要是赋予潜艇一个良好的艇体外形,以减小水下航行阻力。由于壳体到处充满透水孔,内外压力相等,所以它不承受压力。目前有些导弹潜艇把内外壳体间隔作成2~3米宽,把导弹垂直安放其中,以节约艇内空间,同时减缓鱼雷的攻击和爆炸破坏效能。单壳体潜艇就是只用一个耐压体,但在首、尾、舰桥等处还需用非耐压艇体式的钢板赋予其艇形,以减小水下航行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