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散体及碎裂结构边坡评价思路

4.3.1 散体及碎裂结构边坡评价思路

根据本矿区地质环境条件、边坡岩土体结构类型以及边坡破坏模式,结合前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边坡的上半部分,岩土体结构为散体和碎裂结构,容易满足刚体极限平衡法条件中的圆弧滑动法中的毕肖普法;土岩接触面滑动模式的滑坡也可以采用平面滑动法;若滑面为折线形则可以用萨尔玛法或不平衡推力法等。

上述方法可以用前述的Slide软件,先在二维条件下在给定坡高(南北两个采坑分界平台高程不一致,北采坑为3170m,南采坑为3270m)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加载条件自动搜索滑动面进行计算,若模拟计算结果与边坡现状稳定性吻合,则说明所取岩土体参数取值合理。其次根据业主提供的开采设计方案(给定台阶坡高和台阶边坡角和台阶组合形式条件下)条件下的台阶边坡或分台以上二级边坡稳定系数。因此,二维模拟均计算三条代表性剖面在开挖前后自重、降雨和地震三种不同工况下的运输平台上部边坡全强风化层坡体的稳定性,以及整体边坡结构面控制坡体的稳定性。最后,再结合国内多个矿山提供的边坡角经验值,分别求出不同边坡角下的稳定系数,对照规范对一级边坡所要求的稳定安全系数,拟合优化求得上部边坡的相应坡角(β)。具体的评价方法及公式如前所述,台阶边坡的优化则见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