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地震
1906年4月18至19日,旧金山发生7.8级地震,地震还引起大火,导致700人死亡。
日本关东大地震
日本的关东地区是日本中部滨临东京湾和相模湾的广大地区,这一带风景优美,经济繁荣。日本的首都东京和沿海大都市横滨都位于这一地区。然而,70多年前这里却发生了一次惨绝人寰的罕见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时近正午,烈日当空,日本关东地区的大多数人都在准备午饭。突然,地下传来一阵可怕的声音,紧接着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刹那间房倒屋塌,许多人来不及反应就被砸死在屋内,同时烧饭的炉火翻倒,引起熊熊大火……
据记载,这次地震震级高达8.2级,是日本现代史上震级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大地震。这次地震摧毁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广大地区,其中包括东京和横滨两大城市。地震的震源是在东京湾西南部的相模湾之下。沿此海岸除了东京、横滨之外还有镰仓、泽山、小田原、热海等许多小城市。这些城市的房屋50%~80%在这次地震中完全倒塌。特别是建筑在松软的冲击层上的城市或其某些部分,损失最为严重。而建筑在岩石基础上的房屋,损坏很轻。由于小城市人口比较分散,居民伤亡相对不大,最严重的是东京、横滨两个主要城市。
横滨是日本的重要港口城市,位于东京湾的西岸,距震中区约有64公里。据目击者反映,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发生雷鸣般的响声,而且几乎随着响声立刻就来了一次巨震,全市约有1/5的房屋和楼房应声倒塌了。地震发生时大多数人家正在做饭,许多地方(约有200多处)几乎马上起火,虽然开始火势很小,但却无法扑灭,因为所有灭火设备都被地震震毁,而且自来水管道也遭到破坏,交通也完全断绝了。行政当局当初并不知道灾害的范围还以为横滨是唯一受灾的地方,直到最后为了求援,好不容易才和首都联系上。可是使他们大吃一惊的是,距震中90多公里的东京,其地震破坏强度虽然相对小一些,但地震火灾的危害却更为严重。
同横滨一样,在东京市内许多地方几乎同时起火,虽然有些消防设备未遭到破坏,可是,在这一古老城市内许多街道很窄,卡车开不进去,而且所有的自来水管也都被震垮了。救火人员千方百计从水沟和水井中抽水,但是已经无济于事,烈火被大风卷起,节节蔓延,到第二天,东京的中心部分大都为灰烬。当大火临近时,人们都争着携带家财,拉着人力车逃命。这些车不仅堵塞交通,而且给消防活动带来麻烦,还把火带过马路,使火势蔓延越来越大。特别悲惨的是在东京下町的人,即现在的墨田区的原被服厂的空地上,附近有4万人逃到这里避难,可是猛烈的大火连这里也不放过,3.3万人因无路可逃被活活烧死在这块空地上。据统计,这次地震死亡人数共达14.3万人,其中9/10以上的人是被活活烧死的。除了建筑物倒塌和地震火灾,这次地震引起的其他灾害也十分严重。
这次地震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在西部海岸出现了高达9米以上的大海浪,对沿岸的公共设施和村庄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山崩。据悉连火车一起开到海里死的人都相当多。
喷水冒砂也十分严重。有许多地方出现了地震喷泉,从那里随着地震动断断续续地喷出水来,并形成一个一个的喷砂口。令人惊异的是,由于地震时地下水的移动,一座700年前修建的早被人们遗忘的桥的桥桩,被震到地面上来了。
这次地震还产生了地震断层。在相模湾的北部和东部出现了一些可见的断层,用三角水准复测发现,这一地区的一些地点已向东移动了4.6米相模湾底的水平面发生了更为突出的变化。在海湾中心,发现有下沉达90~180米的地方,而在该湾的北部,海底隆起达229米。
这次地震,人为因素也致使灾情加剧。除发生地震火灾时人们争先恐后地逃难引起的人为恐慌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传言“富士山喷火了!”“还有大得多的地震啦!”等等。一些人甚至制造出“朝鲜人以及社会主义者要暴动”的谣言,因此,很多朝鲜人及社会主义者惨遭杀害。
这次地震的震级之大,破坏之烈,次生灾害灾种之多,都堪称日本自然灾害之最,在世界现代史上称得上一次少见的综合性大灾难。这次地震给饱经沧桑的日本民族一次血的深刻教训。地震之后,日本人民痛定思痛,从防震减灾的需要出发,很快动手重建家园,除旧布新,建设新城。城市的街道大大加宽了,消防体系根据抗震的要求重新设计,房屋和楼房也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方案修建。此后,日本人民在地震工程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为跃进世界先进行列打下了良好基础。
时隔70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震害对人们仍不乏启示意义,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在城市的加速建设发展阶段,一定要加倍重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地震灾害,特别是大震灾害,是一种综合性的灾害,对社会上方方面面都会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发生在之后,除了引起房倒屋塌,人员伤亡,还有可能引起地震火灾、水灾、瘟疫、地表断裂、变形、生命线工程破坏、断水断电、交通瘫痪、人为恐慌乃至社会动乱等等。而且这种灾害往往是大面积的,突发性的,不易抢救的,如不在灾前认真制订科学严密的防灾规划,灾时就会防不胜防,甚至根本就无法控制,无法抵御。
日本关东大地震还启示人们:只要认真吸取教训,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日本在关东地震之后,全面开展了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在防震减灾和综合对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基本上实现了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制化管理。倘若现在日本发生与关东大地震同样大小的地震,死亡人数会大大减少。据报道,1992年日本关岛发生了一次接近8级的大震,仅死亡9人,经济损失也仅仅限于城市中的少数脆弱部分,没有造成城市瘫痪的局面。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地震震中在唐山路南区的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度38’,东经118度11’,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
极震区以唐山为中心向四面延伸,约47平方公里。唐山市老区多为老式单层民房,震后变成一片瓦砾;新市区大多是砖混结构多层建筑,几乎倒塌殆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物亦未能幸免,铁路轨道发生蛇形扭曲或由于路基下沉而呈波浪式起伏,地表产生宽大裂缝,桥梁普遍塌毁,地震构造裂缝延伸达8公里,裂缝带附近的地面运动非常惊人,其两则200多米的范围内连人都被抛向空中。
地震的影响区域极大,强震波及我国东部的广大地区,北起黑龙江的满洲里,南至河南的漂河,东临渤海湾,西抵宁夏的名咀山,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的几亿人受到扰动。遭受地震破坏的区域约2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严重破坏区3万多平方公里。区内民房大量倒塌,农田淤满泥沙,水渠、水并堵塞,公路,铁路、桥梁损毁。据京津唐地区累计,地震中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毛主席极为关心唐山的救灾情况,他于重病中多次审看了有关报告。大批救灾人员抵达唐山后,唐山的救灾工作全面展开,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十几万解放军、2万多医务人员和数万各方支援人员奔赴灾区。经过20多天的抢险工作,初步控制了灾情。由于一系列防疫灭病措施的实施,唐山市在地震后没有出现瘟疫的流行。
天难地劫——哥伦比亚“1.25”大地震纪实
1999年1月25日,一场大地震袭击了哥伦比亚中部咖啡盛产地亚美尼亚城和周围的20多个村镇,造成20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几乎所有房子都被夷为平地!
蓝光闪过
亚美尼亚城是哥伦比亚金迪奥省的首府。质朴美丽的亚美尼亚城坐落在高高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山城的周围环绕着一片片黛绿色的咖啡园,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哥伦比亚咖啡产地。
1月25日,一场里氏6级的强烈地震在22万亚美尼亚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猛扑过来。52岁的阿森特·迪克一家子住的是平房。地震发生前,他们一家正好全在自家的后院里锄地种菜。他们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因为后院小池子里的泉水不停地往上翻着浑浊的水,自家放养的鱼儿“扑哧扑哧”地翻出水面,平时性情温顺的小母狗狂燥不安“汪汪汪”地叫个不停,地平线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团暗红色的云团,在阴暗低沉的天空中显得格外狰狞。阿森特偶然抬眼看到堆云团的时候,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油然而生。就在那一刹那,阿森特只觉天际处突然闪过一道蓝光,脚下的大地像波浪一样起伏起来,妻子和女儿恐怖地喊叫起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阿森特和妻子女儿齐齐地被摔倒在地上。阿森特毛骨悚然地大叫起来:“地震喽,地震!”地面摇晃得十分利害,平整整的菜园子齐刷刷地裂开一道两米多宽深不见底的大口子,裂缝“卡嚓”作响,向他家的房子奔去。阿森特根本站不起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房子被撕裂了。
26岁的伊莉亚娜·帕特里西亚身上只套着一件被刮破的红衬衣,右肩完全裸露在寒风中。她的眼里含着泪水,一边在瓦砾中徘徊着,一边凄厉地哭喊着:“哦,可怜的儿子,我可怜的宝贝!”地震发生的时候,家住二楼的帕特里西亚正陪着10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在看电视。突然间,整个房屋都倒了下去,儿子被当场砸死!
46岁的彼特罗·马里亚·伦多诺就住在帕特里西亚家的街对过。他和4位家人奇迹般地逃过了一劫:上两层的楼房全都倒塌了,但他一家人呆着看电视的客厅却没有倒下。不过,他所有的财产也都被砸成了碎片。伦多诺哭喊着说:“12秒的地震夺去了我21年苦心经营起来的家!”44岁的安娜·玛丽亚·比杜娅心有余悸地说:“我们经历了一场浩劫。”地震发生的时候,她和儿子、女儿正在客厅里聊天,他们家客厅的一面墙忽地一下向街外倒去!安娜一家目瞪口呆:“如果那堵墙往里倒的话,我们肯定全都没命了!我们在那一刹那都想到了上帝和可怕的死亡。”
地震过后十来分钟,亚美尼亚城南区破坏程度稍轻的那家医院一下子涌进了众多的伤员。350多名轻重伤员的鲜血把医院的地板和墙全都染红了。疲惫不堪的医生说,至少已有40名重伤员已经死亡。死者中包括十几名正在一幢楼里救火的消防队员和警察。而住在亚美尼亚城中心宾馆内的哥伦比亚“阿特里亚足球俱乐部”的职业足球队员可能已全部遇难,其中包括3名阿根廷球员和两名巴西球员。
亚美尼亚市长帕蒂诺通过应急无线电频道向哥伦比亚全国呼救:“我们急需所有的东西:药品、衣服、发电机……希望哥伦比亚人能倾力相助!”帕蒂诺说,亚美尼亚城60%被这场地震夷为平地,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恰恰就是南部的贫民区。其中一处临时停尸所里就停放着340具尸体。帕蒂诺市长说:“我们无法估计这场地震造成的损失。”
废墟营救
亚美尼亚城几乎所有居民区都变成一堆堆的钢筋瓦砾,城内所有的水电全部中断。当寒夜开始笼罩着亚美尼亚城的时候,大难不死的居民们身上穿着薄薄的衣服围坐在临时烧起的火堆旁瑟瑟发抖。没有几个人敢冒险回到摇摇欲坠的家里抢出御寒的衣物。多数人惟一能做的是祈祷寒夜快快过去。许多疲惫万分的居民甚至无力考虑如何寻找失散的亲人。一位老妇打着小手电在自家的废墟里试图找出一点能派上用场的东西。附近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茫然地坐在那里,摆弄着一台小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放哥伦比亚国家电台的最新地震灾情。在场的人这才知道,受灾的不只是他们亚美尼亚城,而是包括周围5个省的20个城镇村庄,亚美尼亚城只是受灾程度最严重而已。甚至连距离亚美尼亚城144英里外的首都波哥大城也有剧烈震感。
亚美尼亚城的消防队长西罗·安东尼奥·格里扎上尉无奈地说,死伤的人太多,而救援人员又太少,加上所有的电源全部中断,所以许多尸体至今仍倒伏在街头废墟中无人收拾。格里扎上尉说:“光是亚美尼亚城一个地方死亡的人数就超过1000人,最终死亡人数有可能超过2000人!”数百具尸体主要集中在25幢倒塌的楼群里,光在其中一幢10层高的公寓楼里就挖出了60具尸体。亚美尼亚城红十字会会长沃尔特·考特说:“亚美尼亚已经处在最危机关头,预计死亡的人数还会不断上升。”
亚美尼亚城的民防部队、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连夜摸黑进行救援。许多普通居民也加入了自愿救援者之列,他们用铁锹、锄头甚至光着手拼命地扒拉钢筋混凝土废墟,试图救出那些被埋在里面的幸存者。亚美尼亚市慈善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必须一刻不停地工作,地震后18个小时是抢救幸存者的黄金时间,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救人。”当亚美尼亚红十字会经过连续13小时的奋战从一处废墟里救出3名男子的时候,人们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3名男子只受了点轻伤。他们激动万分地说,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在一楼的这间小店里喝咖啡,眼看着楼板如同纸牌一样压下来时,他们一起扑到一张坚实的柜子底下,这才逃过了劫难。
首都波哥大的居民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血库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主动要求献血。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切断了所有通往亚美尼亚城的交通干道,大大延缓了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车队的开进。哥伦比亚空军的一架“大力神”军用运输机一趟趟地往返于波哥大和亚美尼亚城之间,运送药品、食物和毛毯。全副武装的军人于午夜之前进入亚美尼亚市区,马上开始全面巡逻,严防有人趁火打劫。
哥伦比亚总统安德雷斯·帕斯特拉连夜赶到了灾区。他取消了原订在本周末的欧洲之行。帕斯特拉总统要求救援机构保证救援工作的进行,同时下令把亚美尼亚的学校和博物馆改成临时防震棚和停尸所。
国际红十字会马上派出专门的地震救援小组,带着经过专门训练的狗来搜寻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美国和日本的地震专家小组也于1月27日飞抵亚美尼亚城。经过努力,亚美尼亚城已有15%的废墟被清除出来,但仍有许多人下落不明,这些人被困在废墟中已超过18个小时,这将超出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所以救援工作还在紧张进行。
地震“余波”
哥伦比亚国家地震研究所的专家说,虽说安第斯山脉经常发生地震,但由于震中多数在地层深处,所以对地面造成的破坏很小或者根本没有什么破坏。然而,这次地震发生在离地表不到20英里处,比通常的地震要浅得多,所以破坏力特别大,震级也达里氏6级。这次大地震的震中在金迪奥省与托利马省交界处的大山中。
这次地震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共震”:伦敦和纽约咖啡期货价格急速上扬。预计世界咖啡的价格都会短期上涨。国际市场经济分析家认为,这场大地震对哥伦比亚咖啡树和咖啡果本身的影响并不大,只是运输咖啡的交通干线全部受到影响。
[背景资料]
1994年6月6日,哥伦比亚东南部的帕耶兹由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造成1000人死亡;
1992年9月1日,一场里氏7级大地震冲击了尼加拉瓜海岸,造成120人死亡、1.6万人无家可归;
1990年5月29日,一场里氏5.8级地震袭击了秘鲁的莫牙班巴地区,造成了101人死亡;
1987年3月5日,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东50英里地区发生地震,造成1000多人死亡,数千人失踪;
1985年10月10日,萨尔瓦多发生一场里氏7.5级大地震,造成1.5万人死亡、两万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
1985年3月3日,哥伦比亚帕帕亚里氏7级地震,500多人死亡、3000人无家可归;
1979年12月12日,一场里氏7.7级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啸冲击了哥伦比亚海岸,造成600人死亡、8万人无家可归;
1976年2月4日,危地马拉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造成2.3万人死亡、8万人受伤、150万人无家可归;
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里氏6.5级地震,造成5000人死亡、7000人受伤;
1970年5月31日,里氏7.9级大地震袭击了秘鲁3个城市,造成7万人死亡、60万人无家可归。
土耳其7.8级大地震
1999年8月17日凌晨3时土耳其西部的伊兹米特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北安那托利亚断层和西部地震区交汇处,地震造成大规模地表破裂,破裂带从伊兹米特东侧穿过萨帕贾湖一直向北东东向延伸,长度达180公里左右,破裂以水平错动为主,最大水平错距5米,垂直错距0.5-1.5米。破裂带最大宽度达57米。
这次地震受灾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约占土耳其国土1/5,其中地震烈度9度以上面积3600平方公里。主震后,余震活动频繁,密集分布的北安那托利亚断裂带上,长约200公里。地震的强烈振动和大规模的地表破裂,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地震灾害。此次地震中,死亡16000多人,26000多人受伤,倒塌房屋10万余间,近30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