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

一、操作仪器、用具及试样

镊子,试管,载玻片,盖玻片,甘油,生物显微镜,酒精灯,玻璃棒,烧杯(500mL、50mL),电炉等;硫酸(C.P.),盐酸(C.P.),氢氧化钠(C.P.),二甲基甲酰胺(C.P.),正丙醇(C.P.),碘(C.P.),碘化钾(C.P.),HI-1号纤维鉴别着色剂,Y802K型通风式快速烘箱,YG086型缕纱测长仪;250mL带玻璃塞三角烧瓶,称量瓶,玻璃砂芯坩埚,抽气滤瓶;恒温水浴锅,索氏萃取器,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2mg);温度计及烧杯;真空泵,干燥器等。

二、测试标准

FZ/T 01057.1—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2部分:燃烧法》;

FZ/T 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3部分:显微镜法》;

FZ/T 01057.4—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

FZ/T 01057.5—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5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

FZ/T 01057.6—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6部分:熔点法》;

FZ/T 01057.7—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FZ/T 01057.8—2012《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

FZ/T 01057.10—2012《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GB/T 29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三、操作步骤

1.燃烧法

(1)点燃酒精灯,取10mg左右的纤维捻成束或纱线一小段或织物中的经纱数根。

(2)用镊子夹住试样一端,将另一端徐徐靠近火焰,观察纤维对热的反应情况。

(3)将试样慢慢移入火焰中,观察燃烧现象,嗅闻火焰刚熄灭时的气味。

(4)待试样冷却后,观察试样灰烬的颜色、软硬、松脆和形态。

(5)判断纤维的种类或类别,并做好记录。

结果记录

2.显微镜鉴别法

(1)将待测纤维的纵向、横截面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清晰成像。

(2)并一一记录观察结果,将其形态描绘下来。

(3)确定纤维的种类,并做好记录。

结果记录

3.溶解法

(1)将待测纤维分别置于清洁的试管内。

(2)在各试管内分别注入某种溶剂,在常温下或沸煮5min后不断搅拌处理,观察溶剂对试样的溶解现象,并一一记录观察结果。

(3)再依次调换其他溶剂,观察溶解现象并记录结果。

(4)确定纤维的种类,并做好记录。

结果记录

4.药品着色法

(1)HI-1号纤维鉴别着色剂。

①将待测纤维分别标上编号。

②取未知纤维一束(约20mg),按浴比1∶30量取1% HI-1号纤维鉴别着色剂,并投入着色剂中沸煮1min。

③取出试样,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

④确定纤维的种类。

(2)碘—碘化钾饱和溶液着色剂

①将待测纤维分别编号,并做好记录。

②取未知纤维一小束(约20mg)放入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碘—碘化钾饱和溶液,使其浸0.5~1min。

③取出试样,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④确定纤维的种类,并做好记录。

结果记录

5.双组分纤维混纺含量的测定

(1)定性鉴别混纺纱中的两种纤维成分。

(2)将经过处理的试样用一种适当的溶剂溶去其中的一种纤维。

(3)再将剩余纤维烘干、称重。

(4)计算两种纤维的净干含量百分率,做好记录。

结果记录

续表

四、任务拓展

(1)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很多,但在实际鉴别中,有些材料使用一种方法较难鉴别,需将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请对所学鉴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具有快速、准确、灵活、简便特点的系统鉴别法。

(2)走访附近服装商场,选择部分服装和面料,运用较简便的方法进行成分识别,并把识别结果与标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