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刺绣的审美意识
庆阳香包最大的特质是纯真之美、古朴之美、和谐之美。一是形式多样,造型精美,如针扎、十二生肖、肚兜、虎头帽、绣花鞋等,这些刺绣香包形象生动,贴近乡土;二是刺绣技艺高超,做工精美,色彩绚丽,实用性极强;三是香包中的香料散发出的香气能驱蚊避邪、消毒杀菌、愉悦身心,还有保健功效。
庆阳香包是集造型、色彩、刺绣和香味等为一体的艺术品,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夸张变形,只求神似;香包绣制作者不从生活实际入手,而遵循主观意念,造型夸张,创作随意,与学院派专业美术有天壤之别。
庆阳香包的色彩体现了古老的东方民族民间传统色彩观念,有别于西方色彩观。西方色彩观讲求光谱分析,而东方传统的色彩观有很深的人文背景及特有的文化内涵。西方色彩学是从固有色到条件色,是利用三棱镜得出的色彩分析。东方民间的色彩体系,是以物的固有色的色彩组合为基础的色彩体系。中国民间颜色观是一种带有人文背景的内心状态体现。青赤黄白黑,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紧密相连,两两对应。这样一种对应的关系,渗透在民间生活中,五行色通过人们内心的感悟,体现在对色彩的运用上。在民间,人们应用色彩时极为讲究色彩本身的含义,特别是在香包上。什么人佩带什么颜色,香包的形状、纹样都要三思而行。在中国,以避邪为主的香包大多用红色、黄色。人们认为这样的色彩是可以避鬼神的,并相信色彩本身具有强大的避邪能量。当然,也有制作者对不同色彩偏爱的特殊倾向。除了对色彩传统文化内涵的共识外,还有对服装整体色彩搭配的应用。这种应用不同于现代人们的色彩审美意识,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色彩搭配意识。其搭配效果往往出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这也就是所谓的民间色彩。这种民间色彩的搭配所表现出的效果是热烈的,大量运用纯色和对比色。
庆阳香包也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每件香包绣制品都蕴含着一个故事,多种寓意。如《百鸟朝凤》《老鼠娶亲》《人和青蛙》《龙蛇故事》《糊涂虫》《王祥卧冰》《三娘教子》《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化蝶》《状元祭塔》《白蛇传》《杀狗劝妻》《刘海戏金蟾》等,本身就是一则则故事。
八仙祝寿幛:此藏品以红色缎料为底,绣制八仙祝寿,祝愿老人长寿安康,绣品中人物形象生动,造型各异,八位神仙以寿星为中心,依次朝拜,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深受民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