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人们的主观愿望与实际生活也总是有差距的。就像自然界的植物,它们的成长需要每天接受光合作用,需要接受甘露的灌溉,才能获得成果。其实,不仅是植物的成长,我们所做的每件事也是如此,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努力,剩下的就将一切交给时光。这是一种大气和洒脱,是一种从容和淡定。

生活中的人们,当下的你可能正处于困惑之中,可能你对现在所从事的事感到迷茫、觉得毫无希望,但是你可曾问自己:我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别焦躁,该有的总会有,成功总有一天会找到你。

所以,我们千万不可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客观的现实中,我们应该学会随时调整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距。凡事顺其自然,确实至为重要。

其实,任何一种本领的获得、一个人生目标的达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艰苦历练与奋斗的过程,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愚蠢的,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逐步走向成功,一口是永远吃不成一个胖子的,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结果只能功亏一篑,落得一个揠苗助长的笑话。

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真正能成大事者,都有个特点,那就是有十足的定力,遇事不慌不乱,这也是一种智慧。人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仅要看到近期的得失,更要着眼于未来。只有凡事不急于求成,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打算发兵征伐中山国,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叫乐羊的人,据说这个人文武双全,一定能攻打下中山国。后来,魏文帝还了解到乐羊曾经拒绝了儿子奉中山国国君之命发出的邀请,同时,乐羊还劝儿子不要继续侍奉荒淫的中山国国君。于是,魏国国君打算重用乐羊,派他带兵去攻打中山国。

乐羊带兵一直攻到中山国的都城,然后就一直按兵不动,只围不攻。几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是没有攻打中山国,魏国的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不过,魏国国君并不吱声,依然不断派人去慰劳乐羊。乐羊似乎就稳在那里了,其手下疑惑地问他:“你为什么还不动手攻打中山国呢?”乐羊说:“保持平和的心境,我之所以只围不打,是为了让中山国的百姓们看出谁是谁非,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收服中山国。”

过了一个月,乐羊发动了攻势,攻下了中山国的都城。魏国国君亲自为乐羊接风洗尘,宴会完了之后,国君送给乐羊一个箱子,让他自己带回家再打开。乐羊回到家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全部是自己在攻打中山国时,大臣诽谤自己的奏章。原来,国君与乐羊一样,都是“按兵不动”,所以,中山国才得以成功地攻打下来。

如果一开始乐羊就心急火燎地攻打中山国,那他极有可能会失败;同样的,面对大臣写下的诽谤奏章,魏国国君如果急切地惩罚了乐羊,那中山国不一定能够攻打下来。其实,做人做事就如同打一场战争,在这场战役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那些戒骄戒躁、心境平和的人才有能力赢得这场战役。在整个过程中,谁保持了平和的心境,谁就掌控局面。

在生活中,真正的赢家并不是那些聪明的人,而是那些稍显笨拙的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勤能补拙,所以他们苦干,最终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相反,那些自以为聪明者,他们喜欢耍小聪明,看到周围的人有更巧妙的方法,他们就投机取巧,似乎这样就显得比别人聪明一点,而最终他们往往输得很惨,所以智慧和实干比起来,实干更加不可或缺。

总之,我们需要记住,无论做什么,太想成功的人,往往很难成功,太想到达目标的人,往往不容易到达目标,欲速则不达,凡事不可急于求成。相反,以淡定的心态对之,处之,行之,以坚持恒久的姿态努力攀登,努力进取,成功的概率却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