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的产生源于想象力

创造力的产生源于想象力

我们都知道,科研工作者从事一项研究时都要力求创新。而创新是思维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敢于打破现有的固定模式,才可能创造出奇迹。而奇迹不是每天都会发生的,想要奇迹发生,还要看你的行为标准和思维状况。那么,生活中的你,是甘于平静,还是想让生命充满色彩呢?我们又该如何产生创造力呢?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则故事:

曾经有两个人,他们一起出差。这天,工作任务完成的他们来到大街上闲逛,其中一个人看见路边一个老妇在卖一只黑色的铁猫,细心的他发现,这只铁猫的眼睛很特别,应该是宝石做的,于是,他询问老妇能不能用一整只铁猫的价钱来买一双眼睛。老妇虽然不大高兴,但最终还是同意了,然后把这只铁猫的眼珠子取出来卖给了他。

回到宾馆以后,他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同伴。同伴听完后,问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问他老妇在哪里,说自己想买剩下的那只铁猫。

于是,他便把地点告诉了同伴,同伴拿了钱立即就去寻老妇去了,一会儿,他把铁猫抱了回来。他说,既然这只铁猫的眼睛都是宝石做成的,那么,这只铁猫的猫身肯定也价值不菲,于是,他拿起铁锤往铁猫身上敲,铁屑掉落后发现铁猫的内质竟然是用黄金铸成的。

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最后买走缺了眼睛的铁猫的人,他的思维是独特的。的确,既然猫的眼睛是宝石做的,那么它的身体肯定不会是铁。正是这种逆向思维使同伴摒弃了铁猫的表象,发现了猫的黄金内质。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在创新的过程之中,最可怕的是想象力的贫乏。可以这样说,人的一切发明与创造都源于想象力。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全归功于他能建设性地、积极性地利用想象力。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开动你的大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方法总比问题多,事实上,人们都不愿意开动脑筋去寻找方法,因为这是一件伤脑筋的工作。于是,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更愿意使用前辈们已经传授给我们的方法和经验,而这却容易使得我们陷入思维的惯性中,即按固定的思路去想问题,而不愿意换个角度、换种方式去想,拘泥于某种模式。这样不仅不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更是阻碍了我们的思维活性。

若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发散思维的获得

通过联想能力的训练,可以锻炼发散思维。你应当引导自己从事物中获得某种启示、感悟,比如,在写作文时提高思想认识,深化作文主题。这不仅是对自己思维的训练,也是一种德育。

2.抽象思维的获得

你可以自己进行一些奇数或偶数数列和递减数列的训练。比如,要求他在5、7、9、10、11、13、15这七个数中去掉一个多余的数。看自己能否从这个奇数数列中挑出那个多余的偶数10。这种数的概括推理方法,对于你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

3.逆向思维的获得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主要部分,逆向思维有两大优势: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

其次,逆向思维会使人们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出奇制胜。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逆向思维,则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思路的重要作用。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你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就会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事实上,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过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而任何竞争不仅需要魄力和勇气,更需要思想和智慧,需要变通,而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可怕的,都只能走别人的老路,甚至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