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谋远虑,将每个步骤考虑在内

深谋远虑,将每个步骤考虑在内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做事时候都必须要有计划性,只有做到缜密行事、步步为营,才能让事情多一份胜算,但凡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一般都要经历资料收集、深入调查、分析研究、最终下结论这样一个过程。生活中的人们,在做决策之前,一定要反复思考,思维要有远见,才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曾说:“没有想好最后一步,就永远不要迈出第一步。”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远见性。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听老人说:“做事之前就要想到后面四步。”其实,向前每走一步,我们都需要相应对的方法,如果不能看得那么远,至少我们需要看见一步。

在现实工作中,小到一个职员,大到一个公司,都需要有长远的打算,如果你只着眼于眼前的小恩小惠,那迟早有一天你将被利益所吞噬,职场生涯同时也宣告结束。将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长一些,不为眼前的小事所累,把持住自己,这样你的职场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的确,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稳当、周全,而且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被眼前的小事所累。在时机未成熟之前,你一定要把持住自己。一个成大事的人,眼光总是比身边的人看得稍远一点。

然而,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大大咧咧,改变不了粗枝大叶的毛病,思考问题时,思路紊乱,东拉西扯,始终是稀里糊涂。而结果只能是,事情做不到尽善尽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我们做不到善于思考,那么哪怕只是一些细节问题,也可能导致全局上的失败。

拿破仑是一位传奇人物,这位军事天才一生之中都在征战,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至今仍被各国军校奉为经典教例。然而,1812年的一场失败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蹶不振,并逐渐走向衰亡。

1812年5月9日,已经在欧洲大陆取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离开巴黎,挥军北上,直捣莫斯科城。

然而,当法军进城后,却发现市中心着火了,整个莫斯科城的四分之一都被烧毁,很多房屋瞬间化为灰烬。而此时,俄国沙皇也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即使在莫斯科,也找不到生存下去的粮草,很多战马就这样死了,许多大炮因无马匹驮运不得不毁弃。几周后,寒冷的天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大批士兵被活活冻死,到12月初,60万拿破仑大军只剩下了不到1万人。

关于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但谁又能想到是小小的军装纽扣起着关键的作用呢。原来拿破仑征俄大军的制服,采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锡制纽扣会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粉末。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数十万拿破仑大军在寒风暴雪中形同敞胸露怀,许多人被活活冻死,还有一些人得病而死。

拿破仑的失败,正验证了人们说的“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细节能带来成功,同时也能导致失败。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颗纽扣居然会导致自己大败。

的确,思维指导行动,如果思虑不周全,那么,就好比一个机器上的关键零件出现问题,那就意味着全盘皆输。

那么,生活中的人们,该如何做到善于思考,稳健走好每一步呢?

首先,你并不需要建立长期计划,重要的是做好当下的事。

那么,为什么不建立长期计划呢?生活中,有些人说自己能预见未来,这当然是谎言。因为无论对于未来的预计多么精细,都无法将一些不可知因素囊括在内,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或者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你需要无奈地放弃预期的计划。

其次,要勤于思考。

思维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人的大脑就如同一台机器,长时间不使用,它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不适用。因此,要有智慧,就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真正的“有头脑”,指的是善思考、勤实践,有思想、智慧、远见、卓识和才干。一个人虽然长着脑袋,但若不善用脑袋,没有思想、智慧、远见、卓识和本领,是不能算是有头脑的。

最后,做任何事都要制定完善的计划和标准。

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必须在心中为自己设定一个严格的标准,并且,在做事时,你一定要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决不能马虎;另外,在做任何一项决策前,一定要思虑周全,并作广泛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以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可见,每一刻都是关键,都能影响生命的过程。在下决心之前,不需要太急促,遇到重要问题时,如果没有想好最后一步,就永远不要迈出第一步,要相信总有时间思考问题,也总有时间付诸行动,要有促进计划成熟的耐心。但一旦做出决定,就要像斗士那样,忠实地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