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模块
2025年09月26日
1.理论模块
纪录片创作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创作类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创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平衡问题。纪录片本身具有较强的系统理论性,以往采取的过于强调实践体验的方法,学生的盲目性比较大,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机器出去拍摄,数字DV影像手段的简易性容易使学生的操作停留在“游戏”式的纯感性层面,难以深入。提倡理论模块先行,注重基础理论教学阶段学生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框架的搭建。
理论讲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理论讲授主要包括:(1)纪录片的属性、范畴和分类等基本问题;(2)国外纪录片美学流派与创作观念分析;(3)国外纪录片导演及典型文本分析;(4)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及当前纪录片的发展态势;(5)中国纪录片导演及典型文本分析;(6)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等问题分析等。通过中外纪录电影历史上代表性导演/作品和纪录片创作流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纪录片发展演变轨迹,掌握中国影视纪录片发展史,理解当前纪录片的媒介生存态势,探寻纪录片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当代中外纪录片创作理论和观念,体会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差异与多样性,培养纪录片创作者应有的主体性意识、真实性观念及伦理观念等等。理论模块并不是孤立的,第二阶段的理论讲授注重创作理论、观念和方法对其他模块的植入,并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