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准备开战

第12章 准备开战

简介:

生活中免不了会有冲突。避免冲突或减轻冲突影响的最佳办法之一是在小分队内设立明确的界限,把孩子管教好。

目标:

经过简介,你将更好地理解:

●设立界限的重要性。

●什么是管教,什么时候管教孩子,如何管教孩子。

●小分队条例:立规矩。

●手榴弹: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如何避免战斗疲劳。

●如何以突击队员爸爸特有的镇定自若和领导魅力处理孩子发脾气的问题。

设立界限

设立界限是为了让孩子清楚小分队里可接受的行为极限。界限的基础是规矩——以及违反规矩后的惩罚措施。

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喜欢界限,那可不对。孩子们需要界限,因为界限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同时也让他们有反抗的对象。没有界限,“机动士兵”终将会觉得不安。

界限要明确,并且在执行上要保持一致。小分队里的每个成员——包括大人——都要坚守同样的界限。

突击队员爸爸知道,关键是要保持一致性。

为了大家考虑,你在育儿的方方面面都要注意保持一致。如果你没能保持一致,你和“机动士兵”都会感到不安、困惑和沮丧。坚持努力,才能成为出色的父母。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如果无需用楼梯防护门来隔离宠物和孩子,不要过早安装。否则,在最初几周内,楼梯防护门也会成为一大障碍。

保持一致很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不起作用的界限也得坚持执行。你得找到适合你和孩子的界限并坚持执行。一旦界限失去作用,就要改变它。育儿过程中,没有什么策略是所有父母能一直执行的。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错误不可怕,因为你能从错误中学习,进而提高自身技能,成为富有战斗力的爸爸。

管教孩子

管教是指教导“机动士兵”遵守规矩,并用符合其年龄的惩罚措施来引导其行为。管教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保证“机动士兵”的安全并教导他们。要管教好孩子,首先得制定小分队条例,或者叫家规。

小分队条例

3岁以内的“机动士兵”词汇量十分有限。因此,在立规矩的时候要注意:

切记:

●运用抚摸、身体语言和语调进行非语言交流。

●和“机动士兵”保持眼神接触。

●以身作则,才能号召“机动士兵”赶超你。

切勿:

●啰哩啰唆。

●立太多规矩。

●用矛盾信号让“机动士兵”感到困惑:比如说,不要笑着禁止他们做某事,不要一边说可以一边又做出很生气的样子。

“宝宝兵”:

“宝宝兵”还太小,管教起不到作用。1岁以内的“宝宝兵”还无法理解因果关系。

●“宝宝兵”的行为可能引起危险或者你不希望他做某些事时,要告诉他“不行”,并同时伴以摇手指等视觉提示,为以后的管教打下基础。

●制止“宝宝兵”时一定要引导他玩另外的玩具或游戏,分散其注意力。

●“宝宝兵”表现好时要表扬他。

●“眼不见、心不烦”:“宝宝兵”天生好奇。把不想让“宝宝兵”玩的东西都藏到他够不到的地方。确认家里不会有任何东西对宝宝造成威胁。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和窍门,请参见第1章。

“机动士兵”:

1~3岁的“机动士兵”可以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但还没有逻辑思考能力。按照以下步骤可以为他们打好基础,促使其以后做出合乎逻辑的决定:

切记:

●惩罚“机动士兵”时要保持冷静、客观。

●语气要坚定、平静。

●当你确实想说“不行”时才说“不行”。

●惩罚方式要符合孩子年龄。具体建议请见下文。

切勿:

●把惩罚当作发泄愤怒或不满的方式。

●和“机动士兵”辩论或争论。“不行”就是“不行”(所以,确实不行时才说“不行”)。

●“机动士兵”表现不好时才关注他。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面对要求,你很容易脱口而出“不行”——甚至对合理的要求也是如此。如果你一开始拒绝了孩子的要求,但过后又松口,那相当于告诉孩子“不行”有时候代表“可以”。这会让“机动士兵”感到困惑,也会影响你的管教。因此,当你确实想说“不行”时才说“不行”,并且要坚持到底。

管教方式不能单一。你得有一套逐渐升级的有效惩罚措施。以下建议供你参考。就算是最严厉的惩罚也绝不能打孩子。

打孩子是缺乏自律的表现,这种做法很不妥当。

●如果你通过打孩子来“解决”冲突,那就是告诉孩子解决冲突要靠武力。这会导致他们无法培养思考、谅解、适应环境等重要生存技能。

●战争升级会遇到问题。如果你都开始打孩子了,那更严重的情况你要怎么办?

突击队员爸爸备受士兵爱戴——而不是惧怕。

符合年龄的惩罚措施

设定一个你和“机动士兵”共用的提醒方式。捏手、严厉注视或是用手指着都是可以用来提醒“机动士兵”他的行为不妥,不能接受。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提高声音是管教孩子的一种手段。但如果你经常对“机动士兵”大声吼叫,这种方法就会失效了。

●管教孩子的第一个武器是“眼神”——目光严厉、皱紧眉头。哪个年龄的“机动士兵”都能理解。

●如果“机动士兵”的行为会给他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要立即带他们离开。

●如果“机动士兵”和你没有目光接触,但你得立即阻止他正在做的事,要大喊“住手”或是“嘿”——或者任何其他简短的词。听到你突然提高声音,他会害怕并停下手里的事。如有必要,你可以在这时带他离开。

●ROP(限制优待):告诉“机动士兵”,表现不好就要受惩罚,但注意措辞要采用正面管教。因此,不要说“淘气孩子不能去看爷爷”,可以说“爷爷想让乖孩子去看他,淘气的孩子得留在大本营”。

●从3岁开始,“暂时隔离法”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惩罚方式。所谓“暂时隔离”,是指把“机动士兵”带到固定地点后不予关注。对我的孩子来说,一个有用的窍门是按照“机动士兵”的年龄来决定隔离时间,即1岁1分钟。如果“机动士兵”没到规定时间就离开隔离点,需重新计算隔离时间。

突击队员爸爸针对不良行为提出建设性批评,但对事不对人。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批评“机动士兵”时要针对他的不良行为,对事不对人。比如说,你可以说,“这种行为很自私”,但不要说“你很自私”。“机动士兵”会依据你的意见来认识自己。小心使用这种权力。

谁都会犯错。管教孩子也不能避免。如果你觉得对孩子过于严苛了,一定要向“机动士兵”道歉

突击队员爸爸有错就认(如果确实是你的错)。

你得以身作则。如果你希望“机动士兵”犯错以后知道道歉,那你就得做好表率。尽管“机动士兵”年龄小,他们一样有各种情绪感受。面对衷心的道歉,他们的感受和你无异。即使孩子犯了错——你也进行了适当惩罚——你也不妨告诉他,你还是关心爱护他。不要让他带着情绪去睡觉

你在帮老婆管教“机动士兵”的时候,你们一定要保持一致并采取相同的策略。如果管教孩子方面有任何薄弱环节(即有可能放松管教的大人),“机动士兵”准会发现并利用它。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小分队内部一定要相处融洽才能避免“战斗疲劳”,即生活在争吵不断的环境里产生的疲惫感。“战斗疲劳”会影响士气并降低父母效率。有关士气的重要性,请参见第7章。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大发脾气无异于在规范行为的过程中丢出了一颗手榴弹。“机动士兵”会难以控制地暴跳如雷、气急败坏。这些情绪会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比如腿脚乱蹬、胳膊乱晃、躺地上打滚、撞头、打人——再加上大喊大叫。1岁半到4岁甚至更大年龄的“机动士兵”都会出现这种状况。随着“机动士兵”逐渐长大,他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后,发脾气的次数会减少,脾气也会变小。

孩子发脾气是难免的。这是“机动士兵”处理愤怒和失望的方式——“机动士兵”还在学习如何应对愤怒和失望这类强烈的情绪。以下几种情形一般会引起孩子发脾气:

●让“机动士兵”做他不想做的事。

●不让“机动士兵”做他想做的事。

●不给“机动士兵”他想要的东西。

如何避免孩子发脾气

学会识别“机动士兵”快要发脾气的迹象并采取规避动作。

切记:

●以身作则。

●学会识别“机动士兵”快要发脾气的迹象并采取规避动作。想办法分散其注意力。

●“机动士兵”表现好时要表扬。可以自己做一个奖励表。

切勿:

●让“机动士兵”饿得厉害或过度疲劳和无聊。他们很可能会大发脾气。

●生气。要保持冷静,控制局面。

●说好话,让“机动士兵”配合。你得让他们知道你能控制局面。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不要因为孩子发脾气就答应他的要求。否则,“机动士兵”会学会通过发脾气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孩子发脾气怎么处理

遇到孩子发脾气或者马上就要发脾气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分散他的注意力。“机动士兵”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你可以利用这点。

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关键技巧:

●逗逗他:短途外出时记得要带上一(小)袋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你得有东西让他的手和脑都忙起来。我用过最有效的是橡皮泥。不过你用随便什么小玩具都行,比如拨浪鼓或者能挂在推车上的小书都可以。

●角色扮演:突然变脸或是做点什么让“机动士兵”大吃一惊。我发现装哭——特别夸张地大哭——常常能逗乐“机动士兵”,让他心情好起来。你也试试看你的“机动士兵”会喜欢什么吧。

●吸引注意力:找点其他事情,你们马上开始一起玩。

展开营救工作

“机动士兵”可能沦为自身情绪和行为的人质。他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停下这种局面或是如何补救。所以,你必须始终保持冷静,给他们找到出路。不要批评孩子。我发现,说一句“我们从头来吧”还是很管用的。而且,这样我就能一面发出搞笑的声音,一面假装重来一次。只要你给“机动士兵”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是很乐于接受的。

孩子已经暴发了怎么办

就算孩子已经大发雷霆,你也要以突击队员爸爸特有的冷静来处理。

切记:

●保持冷静、控制好局面。如果是在大本营,把孩子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冷静一下。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带他们离开。

●确保“机动士兵”的安全。

切勿:

●把“机动士兵”丢在公共场合不管,对他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

●“机动士兵”发脾气时想要和他沟通。你得等他脾气过去才行。

余波

等“机动士兵”发完脾气以后,平静地和他聊一聊。态度要和善,对他表示谅解。但是,一定要告诉他,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发脾气都不能接受。长远来看,处理孩子发脾气问题的最佳办法是设立明确的界限并坚持执行,从而让“机动士兵”知道,随便丢“脾气”手榴弹不起作用。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如果“机动士兵”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脾气越来越大或是发脾气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你很担心,请咨询医生

如何处理公共场合的冲突

有时候,即使孩子们表现很好、没有吵闹,其他人可能也会讨厌你们。

在公共场合,你得:

●经常评估局面:

〇你是否有力地控制了局面并想办法确保孩子们表现良好,同时玩得开心?

〇孩子们的声音是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如果以上任一问题的回答是“没有”或“不是”(而且没有孩子生病、出牙或过于疲劳等特殊情况),立即采取措施掌控局面,管好孩子。有关如何陪孩子玩,请参考第11章。

●如果以上问题的回答都是“是”,那就不用管了。人们有时候就是不讲理。别理就是。遇到有人翻白眼或是咂嘴,尽可当作没看见。如果有人找你交涉,冷静地解释一下。不要因为别人的无礼行为而生气或激动。孩子们也会不高兴的。

突击队员爸爸不会搭理别人的闲言碎语。

●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要为了取悦陌生人而失态地朝“机动士兵”吼叫。

●如果“机动士兵”发现你更在意陌生人的感受,他们会“认识到”,对你来说,他还不如随便一个不讲理的陌生人重要。事实不是这样。

●不要生气或对陌生人吼叫。要保持理性,讲道理。

●孩子们会通过观察你来学习如何应对各种局面。要让他们——以及你自己——以你为荣。

无论突击队员爸爸去哪里,他的士兵都会紧紧跟随。

突击队员爸爸重要提示

不用管那些不待见你们的人,因为:

●你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

●你在努力当个好爸爸。

●他们自己可能没有孩子,所以嫌孩子吵。

●我向你保证,每个翻白眼的人背后,都有一个父母会百分之百地——一般是默默地——支持你。

内部纷争:如何处理你和“机动士兵”的争执

各种原因都会导致你和士兵之间出现冲突。

学会随机应变、适应环境、克服困难。

●深呼吸,保持冷静。如果你生气的话,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冲突了。

●问问“机动士兵”有什么意见。不要指望他能给你一个合理或理智的回答,他还没形成这些技能。你得逐渐教会他这些技能。不妨从现在开始吧。

●听“机动士兵”怎么说,做出认真听和理解他的样子。不要批评他的逻辑。对幼小的“机动士兵”来说,想要继续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再正常不过了。

●避免战况升级。不要和“机动士兵”争吵。你可是个精英爸爸,拿出点精英爸爸的派头吧。

●承担责任。如果你也有错,要勇于承担责任。

●如果“机动士兵”可能会有危险——比如说,在路边或是其他有危险的地方发脾气——立即把他们带离,再按照上面的步骤解决你们的冲突。

突击队员爸爸在重重压力之下仍要保持冷静。

“引信爆炸”时间差

很多因素会影响“引信爆炸”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是指从发生令你生气的事情(孩子的行为)到你开始生气的时间。这些因素包括劳累、饥饿和失望。一个主要原因是“同情心疲劳”——你一点儿也不愿意站在“机动士兵”的角度看问题。深呼吸,努力。如果有时候比平常炸得厉害(更生气),孩子们会感到困惑不安。记住,关键是要保持一致。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的“炸药引线”变短(即生气原因),采取规避动作。

不要因为你的反应或反应过度而引发冲突。举例来说,如果“机动士兵”打碎了东西,你先问问自己,如果是客人打碎了东西你会怎么样。你应该像谅解客人一样谅解“机动士兵”。但是,如果“机动士兵”在别人家、超市或亲子班打碎了东西,应采取以下步骤:

●立即承担责任并打扫干净。

●主动赔偿或更换。

●如果“机动士兵”已经能够理解礼貌的含义,带他向相关人员道歉。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就这个事情和“机动士兵”进一步谈话,请在私下谈(但不要威胁孩子,不要说“等我回家收拾你”之类的话)。不要因为一点小错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机动士兵”,他们会觉得很丢脸。只有在“机动士兵”犯了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在公共场合训斥他:比如说跑到马路上、打架或是乱扔东西。

冲突的根本原因

●沮丧:要学着体谅孩子。想想看,把你绑在椅子上,一个你没法交流的人用勺子喂你一些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的东西。这恐怕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

●疲劳:千万不要低估睡不够的害处。你也要注意睡眠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生病:对待孩子要有同理心,尤其是他们生病的时候。

●试图突破界限:试图冲破界限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这不是人身攻击。

●饥饿:饿着肚子的“机动士兵”不可能高兴。要学会识别“机动士兵”的饥饿信号,定时开饭,随身带好小餐点。

你得判断哪些事情容易导致你家“机动士兵”发脾气,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或是减轻发脾气的影响。记住:有时候是不存在“解决方案”的。你怎么处理都没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保证孩子的安全,你自己保持冷静,挺过去就是。

本章用到的突击队员爸爸术语

大本营:家里。

战斗疲劳:生活在争吵不断的环境里产生的一种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的感觉。

宝宝兵:婴儿士兵。不能自由行动的宝宝。

同情心疲劳:劳累一天后觉得自己同情心耗尽的感觉。努力吧。

炸药引线:用来引燃炸药的导火索。炸药引线短代表很容易就大发雷霆。

“引信爆炸”时间差:从发生令你生气的事情(孩子的行为)到你开始生气的时间。

机动士兵:能够挪步、爬行、站立和行走的幼儿。

ROP:限制优待。一种惩罚措施。

标准操作规程:必须始终按相同方式完成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