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是中国特有的戏剧现象,其融合的作品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之魂。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中国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京剧艺术,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正是对戏曲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关注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这一中国特有的戏剧现象、总结此现象的历史经验、探索其中的独特规律,无疑是戏剧理论家和实践者们责无旁贷的艺术使命。
自西方话剧传入中国以来,它始终存在一个本土化的问题,传统社会对它的排斥感,观众审美取向的民族心理定式,使话剧与广大的民众之间有一种很深的隔膜,使它难以获得像地方戏那样的情感认同。同时它也很难在短期内被当作国粹,比如说京剧,从而得到来自官方的充分财政扶持。因而,将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融合是一个创新的、可行的、必要的研究项目。
作为舶来品的话剧,从传入中国大地就开始了它的民族化旅程,话剧与中国戏曲相互结合,互相之间产生深刻的美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戏剧的整体格局,其中以京剧尤其显著。话剧和京剧都有京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但二者的风格样式以及美学精神却有很大区别。在此基础上,话剧借鉴京剧艺术特征是话剧民族化的重要道路,同时,将话剧改编为京剧是京剧创新的重要途径。近百年来,将优秀话剧改编的京剧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广受话剧与戏曲爱好者的青睐。实践总是先于理论,时至今日,对于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这一在戏曲创作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实践,仍然缺少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总结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的历史经验,探索二者的结合点,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基于此,本书对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进行探索。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话剧艺术概论,着重介绍了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与流变,并简要分析了话剧艺术的典型特征。第二章具体介绍了话剧表演形体基础理论,对话剧表演形体语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了解读,并对话剧表演形体技巧进行了分析,还具体涉及话剧表演形体的训练项目及方法,以供读者参考。第三章重点介绍了内容京剧艺术,包括京剧艺术的发展与流变和典型特征。第四章集中对京剧表演身段功理论基础进行介绍,通过对京剧表演身段功基础理论的分析,引入身段基本功的训练项目与方法,最后以旦角为例,探讨其身段功艺术特征。第五章将目光转向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探究,先介绍了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探究,再以《茶馆》和《浴火黎明》作为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的融合的成功案例做具体分析。最后一章探讨话剧形体教学与京剧身段教学的课程融合。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请教了多位专家学者,并获得多方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此外,笔者还参考了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话剧艺术与京剧艺术爱好者及相关从业者带来些许启发。然而,限于作者知识储备和写作水平,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能够积极地对本书进行批评和指正。
作者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