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理论发展的影响

四、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海派京剧理论化得到更深刻认识

海派京剧的兴起使得舞台面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是理论的发展并不理想。在西方话剧还未传入中国时,海派京剧的研究方法大多还比较老旧,陈旧的研究方法不能清楚地分析出海派京剧的特色和优势。因此“五四运动”时期海派京剧四面楚歌,是不被当时大环境所认同的,只有张谬子等少数人应战,充分展现了当时海派京剧的单薄无助。后来在经过学习对比了西方戏剧理论家的论述观点,海派京剧的特点和长处逐渐“显山露水”。是余上沅、赵太侔等论述了海派京剧的综合性、程序性、写意性等特点。理论家张庚、导演焦菊隐,都是研究话剧出身,对戏曲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海派京剧时代化得到更快速发展

顺应时代的发展,海派京剧的时代化是不可避免的。张庚先生在1939年总结前一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话剧民族化和海派京剧现代化,这一思想具有非常现实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同时各位艺术家们对于话剧的学习与借鉴都是后期实现戏曲现代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