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市场经济时代的戏剧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中期以后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生活必需品时代正在转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社会中的资源配置也出现从扩散到重新积聚的趋势。如果说80年代经济增长与社会状况改善的步骤基本成正比,甚少可以同步的话,到90年代,社会条件的自然改善并不能完全依靠于经济增长进行带动。这导致在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社会人员的生活之间,在经济增长和社会条件的改善之间,存在着一种分割。
在这样一个存在着分割的社会中,不同社会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并存。在社会文化领域,几乎是完全不同时代的东西,也共存在我们的社会里。从存在主义、尼采热、后现代,到消费主义、市民文化,再到职业化的民间戏班演出、乡村的地方性的自娱自乐活动,而在这样一种混杂的文化丛林中,戏剧如何确定自己的艺术立场和历史使命,在文化市场中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摸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