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导 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 余年,是一个被称为“走向成熟的中国电视剧”发展阶段。[1]在这个电视剧产业呈几何量级增长的20年中,军事题材电视剧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若从主导文化角度出发,军事题材电视剧几乎担当着当代中国主旋律电视剧的半壁江山,如同《一口菜饼子》(1958,北京电视台)在中国电视剧史的“始祖”位置,军事题材的《敌营十八年》(1981,中央电视台)则有“作为第一部中国长篇电视剧”之殊荣。[2]

但令人遗憾与不解的是,军事题材作为当代中国电视剧发展如此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翼生力军,到现在为止,自身的“称谓”问题仍是“众说纷纭”。翻阅各种论及“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专业论文、论著就会发现,“军旅题材”“战争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红色经典”甚至“红色传奇剧”等名称,令人眼花缭乱。不同人在不同的文章,甚至同一人在同一篇文章,面对相同论述对象时,居然可以不加界定地交错使用上述一组概念。大家似乎在一种对概念微妙、敏感与本能的感觉体验中,心照不宣地“切换”使用这些概念,并心安理得享受某种语焉不详的“概念惯性”所带来的论述便捷。至于上述一组概念之间到底孰为属种?大小如何?汗牛充栋的相关论著论文鲜有具体、明确的辨析与界定。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第十三》)。从学术层面,“概念”不明晰,“立论”如何成立?“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由此,爬梳“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史”,首要问题是辨析、廓清缠绕于“军事题材”这一概念周围的枝蔓,即从学术、学理层面认识何为军事/战争/军旅/革命历史/红色经典题材;[3]其次是在界定这些概念种属关系的基础上,命名相关的电视剧类型并划定各种题材的范围界限;最后希冀对军事电视剧分期有一孔之见,并从审美风格角度,归纳各亚类型之审美特征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