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界定

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界定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特指以中国革命史为表现对象的电视剧,凡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所有的事件以及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为建立人民政权、保卫人民政权进行的艰苦抗争的内容都属于这一题材,由于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涉及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价,因此被界定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是电视剧中最具有严肃意义的一类……”[8]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1990年8月5日《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拍摄和审查问题的规定》,所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有明确的时间和范围界限: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共所领导的革命斗争以及1949年以后某些重大事件,如抗美援朝;2.描写担任或曾经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党的创始人和相当于常委的领导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全国政协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生平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故事片、电视剧;3.描写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不是虚构的。三者结合起来,缺一不可。[9]

简单来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包括“表现我党、我国、我军历史上重大事件,或以描写担任和曾经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党的创始人和相当于常委的领导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全国政协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生平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影片、电视剧和纪录影片、电视专题片。”[10]

从80年代起,中共高层一直将中国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宣传政策来看待。1985年,中央书记处提出反映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必须注意的四条原则。[11]1987年,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成立包括党史、军史、文献和影视方面的专家10 人组成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开始正式规范、指导此类影视创作的走向。经过十年的发展后,1996年,为加强、促进、规范此类型影视作品的发展,中宣部、广电部调整、充实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将原来的10 人扩大到22 人,并分成电影、电视两个组进行运作。[12]随后,广电总局又发布《关于调整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立项及完成片审查办法的通知》(广发编字[2003]756 号)在具体操作流程上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总之,“特别是在1987年‘领导小组’成立以后,这方面的创作逐步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的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13]如以《长征》《延安颂》《八路军》为代表的这些作品,主题重大,立意高远、规模宏伟、角度广阔,结构多以编年为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人物关系,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弱胜强直至夺取政权这一方面的历史进程。

之所以如此重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是因为主流意识形态对其寄予厚望,“它曾以恢宏的史实,高昂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道德情操,壮观的画面和强烈的感召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辉煌历程,塑造了一批鲜活典型的革命领袖形象和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同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借助于现代影视艺术技术,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叱咤风云的革命英雄人物带进了千家万户,使亿万观众在审美愉悦中了解了历史,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鼓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14]具体来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生产有以下两个目的。

1.对往昔“辉煌胜利”的金色怀旧

军事电视剧生产和传播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在主流意识形态总框架下,借助于国家政治话语的强势表达,军事电视剧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以崇高、壮丽的美学风格和张扬、激越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精神传统阐释1949年以后新政权的合法性,重温过去22年艰苦而辉煌的武装斗争史,并以此询唤当下民众重建往昔革命精神信仰。这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与十七年军事影片的创作目的紧密相连,“17年军旅题材的电影作品不仅仅让革命历史成为浮现于记忆屏幕上的影子,更树立起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英勇斗争的事件及光辉的英雄形象,使文本成为最有效的、形象的‘历史教材’,成为一个个被树立与宣扬的‘神话’,一种民族经历的经典记忆。”[15]

2.为当下的合法性进行宣讲

中国军事电视剧是一个围绕“国家/民族核心价值观”不断建构与弘扬的过程;换句话说,“国家/民族核心价值观”是军事电视剧本体与自在的灵魂,也是其为当下合法性宣讲的原因所在。

用主流评论家的话来说:“时代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时代性的统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比较自觉地站在历史的连接点上,将作品置于历史进程这个纵向轴线上,逐渐摆脱着一般叙事状态,在回眸军事斗争历史同时,关注历史意蕴与时代的联系,将激励当下的精神内核融入创作之中。”[16]

《长征》《延安颂》《井冈山》《八路军》《新四军》等一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气韵宏大,大开大阖,既体现了历史的恢宏和深阔,也张扬了铭刻在那段历史深处的灵魂和精神。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与今天的观众产生广泛的共鸣,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可以这样说,中国革命历史的血脉通过文艺作品得以传承与弘扬,发扬与光大,这些电视剧作品功不可没。”[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