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西藏上市公司融资决策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藏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不同于西方融资理论中经典的“融资定律”,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偏低,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结构和融资顺序都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西藏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环境与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很大差异。目前西藏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对其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融资过程中强烈的股权偏好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公司业绩下滑,也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
针对西藏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优化西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规范其融资决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西藏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向合理化发展有所帮助。
(一)强化内功,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西藏上市公司的问题不只是一个融资方式的问题,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赢利能力差,这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选择——因为已经无法取得股权再融资和长期负债融资,它们只能利用短期负债融资。融资期限短,无法用来配置长期资产,限制了上市公司生产能力的发展;短期负债融资也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因为随时可能面临偿债的压力,资金运转会非常紧张。要解决问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从公司内部加强管理、挖掘潜力,提高盈利水平;从公司外部寻找良好的投资项目,让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二)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同时公司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并且符合利益相关要求的资本结构。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应当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债市和股市,分别承担债权融资和债权交易、股权融资和股权交易的职能。西藏上市公司在债务融资方面只有通过长期负债方式进行,因此必须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改变这种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畸形状况,推动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
(三)完善商业银行的贷款机制,扩展融资渠道
这也是改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的必要措施,让商业银行能够真正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积极推行公平的贷款方式,给西藏上市公司创造一个合理的融资环境,从而改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业绩之间的关系。
(四)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完善市场规则
应加强市场监管,培育有效、规范的中介市场,以实现证券市场的透明。要建立一套机制,使得公司可以依靠自身信用,根据自身经营状况以及资本市场行情决定是否采取上市或配股融资等决策,也让公司独自承担市场风险。针对目前存在的强烈股权偏好融资,可以考虑采取政策弱化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如采取措施强制上市公司发放股利等。
(五)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应该逐步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兼并破产机制等,从而使上市公司能够按照现代公司制度的方式运作,这是公司采取合理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实际上,公司融资决策与公司治理是紧密相关的,适宜的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公司治理效率的好坏。优化股权结构应做好以下工作:分期分批、多渠道、有步骤地进行国有股减持;解决国有股的产权主体问题,使占股份比例较大的国有股能够对公司管理起到强有力的监控作用;进一步培育法人投资主体,提高法人股东的持股比例,使其发挥对上市公司实行主动监控的作用。